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这个奖非俺村莫属!”

鲁中晨刊 2018-01-24 06:30 大字

□记者 王飞

曾经以生姜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官正村的村民们如今吃上了“旅游饭”,这一切都得益于村里近几年来依靠山水资源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业。1月8日,2017年“山东省生态文化村”评选结果揭晓,官正村作为全市入选的两个乡村之一榜上有名。看到这一让人欣喜的消息,官正村的村民们自豪满满———

图一:“乐嬉谷”景区里,吊嘴山水库周边的风云桥、人造瀑布等多个特色景观已经建设完毕,村支书张俊佳在介绍后期的建设规划。图二:九龙山环绕下的官正村处处透着宁静和质朴。 □记者 王飞 摄

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官正村位于雪野镇西部,全村631口人,耕地面积480亩,村庄群山环绕,吊嘴山水库与大小瀑布散落山间,山水资源颇为丰富。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优势,但是以前的官正村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也停滞不前。提起以前的官正村,村民贾翠芹用一句话来形容:“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乘车进村,一路上常常被颠得头碰车顶,下了车已是晕头转向。

从2015年开始,随着乡村环境连片治理工作的开展,官正村的村容村貌开始发生变化。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河道里的淤泥被清理,转而养起了红鱼;在广泛栽种绿化树木绿化荒山的同时,村里还修建了多处花坛和绿化带;太阳能路灯、垃圾箱、摄像头……配套设施不断在完善,官正村村民的生活环境显著提高。

如今的官正村仅绿化树木就有14个品种共19万余棵,村庄变绿了,村民们的生活环境也日益改善,原来一到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山村,现在每天都能看到夜间出门散步休闲的村民。“松柏戴帽、梨果缠腰、鸟语花香、山清水秀”,村支书张俊佳总结的这16个字正是官正村如今面貌的真实写照。

外出劳动力返乡,家门口也能就业

没有支柱产业,村集体收入为零,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官正村的村民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怎样摘掉穷帽子,为村民谋发展?2015年起,官正村“两委”班子开始琢磨能不能利用山水资源做做文章,来发展生态旅游,让村民们实现增收。2016年9月,通过流转土地376亩,扶贫旅游项目“乐嬉谷”正式开工建设,项目一期预计在今年3月份试营业。目前,景区建设已经完成65%以上,其中特色景点热带雨林谷、瀑布群、风云桥已经建设完成,观光火车轨道正在建设中,修建完成5A级旅游厕所9处、拦河坝56座、人行步道7.2公里……

与此同时,村庄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劳动力返乡。村里56岁的贾录三以前常年在外打工,操劳奔波不说,还经常一年到头工钱都要不回来。2016年9月份,听说村里来了旅游大项目,在家门口也能打工,贾录三二话不说就回到了村里。说起当时的决定,贾录三笑着说:“俺们村的村委班子威信高,俺相信他们。”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贾录三在景区里当上了“包工头”,带着30多个工人一起干活。不仅如此,他还带上妻子一起在景区打工,老两口一天能收入230元,工资按月发,从不拖欠。像贾录三这样的“夫妻档”,在景区里足足有120余对,他们为景区建设尽心竭力,同时也依靠景区发展实现了增收。村民朱从平以前种植生姜,一年下来收入1万余元。他与妻子现在都在景区打工,年收入达到6万余元。记者了解到,官正村目前有70%到80%的家庭和村民在景区里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家庭收入显著提高。

生态资源是“真财富”,说啥也不能破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句话同样也说在了官正村村民的心坎上。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如何保护生态植被不被破坏,村庄环境优美怡人?

为解决村里的畜牧粪便污染问题,从2016年起,官正村全村范围内禁牧、禁养。起初,这一规定遭到了很多村民的反对。村民李西亮家养着13只羊,为了说服他,村委班子轮流去他家中做工作,却都吃了“闭门羹”,仅当时的驻村“第一书记”张俊佳就上门12次。提起这件事,张俊佳说:“让老百姓放弃养畜,比说媒还要难。”最终,张俊佳负责联系销路,帮李西亮卖掉了家里的牲畜。赖以生存的牲畜卖掉了,靠啥吃饭?李西亮无奈之下听从张俊佳的建议来到景区打工,一天能挣100元,收入远高于养那13只羊。现在,李西亮不仅不发脾气了,还经常去村委大院里聊天拉家常。“现在,我们村里的鸟类品种越来越多,今年还看到了几种从来没见过的小鸟,这说明咱们村的生态保护得好。”张俊佳说,村里成立了专门的森林护卫队,每天都在山上巡逻,绝不允许有破坏森林植被和动物的行为发生。近年来,村里不管是农田、林地还是绿化带,都严禁使用农药,只用土杂肥,居民大都使用电器,冬季取暖也只使用生态无烟煤。这样一来,空气、水源、土壤、动植物都得到了保护,整个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最近,随着“山东省生态文化村”评选结果的揭晓,陆续有开发商的电话打进了官正村村委。面对对方提出的五花八门的开发设想,张俊佳和村民们只有一个态度,“生态环境是我们村民赖以生存的财富,绝不能为了钱破坏了这方净土。”。

乡风正,民风淳,这里的村民“很实在”

说起这次入选“山东省生态文化村”,张俊佳说,能够获得这一称号,除了得益于四季常青的生态环境和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还有就是村民日益提高的文明素质。“文明素质要从娃娃抓起”,在官正村,少儿文明学习班、夏令营在市妇联的组织下已经成功举办了多期。为了保障村里老年人的生活水平,7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可领到1200元的生活补助,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领到1500元。2017年7月,官正村共有17个孩子考上了大学,这成了全村人的大喜事,张俊佳自掏腰包给了每个学生200元的“奖励”。

现在的官正村,乡风优良,民风淳朴,陈规陋习破除,乡村文明已经蔚然成风。走在村间,处处能碰到笑容可亲、文明有礼的村民。“俺们村的老百姓客套话不会说,但都实在着呢!”说到这里,张俊佳满是自豪感。

生活在美丽的村子里,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日益增加。在官正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用手机拍摄美景图片和视频上传到网络,将官正村的美分享到了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上。有网友转发美景图片并评论说:“这是哪里的人间仙境啊?”张俊佳看到后自豪地点击回复:“这是俺们官正村!”

新闻推荐

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山东交通技师学院 聚力文明创建 推动内涵发展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接受“全国文明单位”授牌。□本报记者常青1月18日,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全国文明单位”授牌仪式在该学院南校区举行。据了解,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共有2318个单位上...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