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西藏白朗县夏玛:“在家种粮,收入不比打工少”

甘南日报 2018-01-17 10:12 大字

秋阳暖暖照着,夏玛家的70多亩青稞地金灿灿的黄吸引了过往的路人,大家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来合影留念。

“现在很多人在外面打工挣钱,你为什么不出去呢?”记者问道。

“种粮有钱赚。”夏玛说,按青稞亩产350公斤到400公斤算,我家今年70多亩青稞,其中有60多亩青稞种子质量好、纯度高,可作为种子销售,按种子市场价7元/公斤的价格销售,预估总收入可达17万余元。“除去种地成本费、人工费等,一年10多万元的收入是很稳当的。”夏玛算了一笔增收账,“说实在的,像我40多岁的年龄,在家种粮食,比外出打工要强。”

“种粮食很辛苦,平时应该很累吧?”记者又问道。

“以前种地确实很累。”夏玛说,地多,粮食多,活也多。尤其是临近收割期,家里人少,附近村民都在忙收割,又不好请劳力,不能及时收割庄稼,有时眼看着粮食烂在田里,确实让人揪心。

2012年,由山东省捐赠的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机械性能好、总价值达400万元的农机设备配给了夏玛所在的白朗县,再加上日喀则珠峰农机公司在白朗县建立了珠峰农机有限公司白朗县作业公司,使白朗县成了西藏第一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县。

“我们村作为白朗县种粮大村,是全县最早开始机械播种和收割的村。”购买农机具国家给予了农机补贴,耕地、播种和收获所产生的柴油费国家也给予了补贴,夏玛说,实际上,国家补贴占大头,个人支出费用较少,“这样低廉的价格,比饲养两头牛的费用还低。”

自从实行机械化操作以后,夏玛种地成本大大降低了。不管是耕地播种,还是收割,夏玛都不怵了,有了村里的这些机器设备,几十亩田地的耕种算不上太难。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种青稞很省心,播种、田间管理、秋收前都会有培训。有问题,专家可以面对面指导。”夏玛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自治区农科院农业所白朗试验站每年要对周边的种粮群众开展培训3000多人次,专家技术人员常年驻站,百姓种植方面有问题,都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听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后,我就吃下了‘定心丸\’,我区正在进行的土地确权将带给我更广阔的天地。”夏玛告诉记者,以后还想与其他不想种地的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谈起下一步发展,夏玛充满底气与信心:“我从村委会了解到,土地可以流转的话,承包时间越长、规模越大、越稳定,收益越高。将来我希望能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让更多人为我这个农民打工。”(据中国西藏新闻网)

新闻推荐

区食药监局举办食品摊点群经营户培训班

本报讯为规范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保证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区食药监局青年路所集中对我区富瑞特城市广场食品摊点群14家经营业户发放了《山东省食品摊点信息公示卡》并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