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祈福太平宫

半岛都市报 2018-01-15 00:00 大字

王明伦

“太平晓钟”在崂山久负盛名,而新年的钟声则更寓意深远。趁元旦小长假,我们一大早就驱车前往仰口湾畔的太平宫。

冬日的海滨寒风刺骨,注目车外浪涌树摇。待赶到上苑山下,耳边已传来浑厚的钟声。放眼望去,滚滚人流正沿山路涌向太平宫内。

“上苑盘松阵,半山宫殿森”。正如刻在巨石上的古诗所言,太平宫所处的上苑山万树覆盖,松涛如海。进山路旁,两株古松夹道相迎,它们的树龄已达数百年,是土著树种——崂山赤松中的长老。苍劲的枝干如龙盘曲,尚未进庙,便让人感受到一份浓重的古意。

因逢节日,宫中挂起了喜庆的红灯笼,山门前的巨石上勒有“清静无为”的修持宗旨。庙内影壁上“海上宫殿”四个金字,据说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书。作为崂山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太平宫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是宋太祖为在崂山修道的“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整座庙宇呈“品”字形布局,前后两进,其中前院又分为东西两院。此时东院钟亭周围已是人声鼎沸,无数游客在等着排队敲钟祈福。我们无心去凑这个热闹,遂先去了西院。跨过一个月洞门,只见石条铺砌的院落十分雅致,南面一块名为“眠龙石”的山岩形成一道天然石墙,上面刻满历代名人的题咏,大都为明代遗迹。西墙角处的“仙人洞”深邃莫测,是昔日仙人居所。院子当中的“龙涎泉”为崂山名泉之一,传为醉龙吐出的涎液所化。可惜已被井盖封住,如今,慕名而至的游客们已无缘品尝这千年不涸的神泉之水了。

太平宫属全真教华山派道场,正殿祀妈祖,东西偏殿分别供奉关圣和真武。我们绕开那些烧香拜神的善男信女,穿过后院直接上山。透过树丛望去,东侧山顶上的“狮子峰”在朝阳映照下,确如一头昂首扬鬣的雄狮蹲伏在那里,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山川。踏着古人铺砌的石阶,一步步进入了张开的“狮口”,只见上下腭间钟乳参差,如利齿般令人心悸。待三步并作两步攀上“狮背”,发现上面竟十分平坦,还设有石凳石桌以供游人小憩。此处视野十分开阔:远望西北群峰巍峨如屏,俯视东南,美丽的仰口湾呈弧形在脚下铺展。石壁上隶书的“候仙石”三字道出了此刻的心境。如此清幽之地,或许只有仙人才配得上久居。“鱼龙变化神工力,山水奇观客子心。料得尘世应未觉,众生大梦尚沉沉。”诵读着刻在石上的诗句,我不觉顿有所悟,诸般感受似与百年前的古人心有灵犀。

太平宫的西侧有个“犹龙洞”,洞额为明代山东提学邹善所书。该洞旧名“老君洞”,里面供奉太上老君及南五祖和北七真。明末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曾在此留下这样的诗句:“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现由书法家沈鹏书写后刻于石上。覆盖洞顶的巨石称为“混元石”,上有昔年道士们练功时所刻的星斗图案。从刻着“别有洞天”的石洞中穿过,我们转道西去上苑山。一路美景应接不暇:“仙桃石”摇摇欲坠,“绵羊石”栩栩如生。来到著名的“寿字峰”前,路边两座并排的小石庙引起了我的好奇。虽然“庙宇”只用三四块山石垒成,却是精雕细琢,透露出建造者一片虔诚之心。“庙”内各供奉着一尊瓷质神像,牌位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也不知是何方神灵。但从燃尽的香烛来看,这里经常有人前来朝拜。

上苑山被誉为王母娘娘的后花园,由此可知景色之美,但登顶须从多至10层的“觅天洞”中攀援而上。“觅天洞”旧称“槐树洞”,由高达70余米的峭壁巨石叠架而成,为古时附近村民避乱之地。洞内黑暗处须秉烛前行,险峻处则架梯攀登。几经盘旋迂回,终于走出洞来,放眼东望,顿觉海阔天空。对面山岩上,著名艺术家蔡若虹先生题写的“咫尺天涯”四个大字,引导着游人一步步走入仙境。

此时,天空云层逐渐变厚,接着竟飘起了雪花。站在山顶,凛冽的北风让人无法站立。身边是累累巨石,脚下的涧谷中,除了大大小小的漂砾石便是如黛的青松。风大雪急,不一会儿,背阴处的石缝间就堆满积雪。如此看来,就连仙人居住的地方也未必永远都是风和日丽。在背风处用完午餐,我们便匆匆向山下走去。站在停车场回望西北,上苑山和太平宫被笼罩在在茫茫雪雾中,更如仙境般缥缈了。悠扬的钟声仍在耳边回旋,但愿它与这瑞雪一起,能带来一个风调雨顺的丰年。

作者简介:王明伦,山东青岛人。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民协会员,青岛市作协会员、民协理事,崂山区作协、民协副主席。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歌散文集《琴屿海风(合著)》,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新闻推荐

山东省严厉打击违法处置病死畜禽行为 随意抛弃病死畜禽罚款一千至三千

□记者赵小菊报道本报济南讯为防止病死畜禽流入餐桌,保障山东省畜牧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近日,省畜牧兽医局、省公安厅、省食药监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加大对畜禽饲养、屠宰、分割、...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