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跨越六十年的“绿色接力”

广西日报 2018-01-07 06:55 大字

新华社记者陈国峰袁军宝

60年,时光足以在一个人的脸上刻下苍老印迹,却在原本一片荒芜的原山播下无限生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坐落于山东淄博城郊的原山林场,在几代林场人的“绿色接力”中,历经60载“点石成金”:从森林覆盖率不足2%的石头山,出落成漫山苍翠的林海;从负债4000多万元的“要饭林场”,壮大为五大产业板块支撑的金山银山。

“绿色接力”60载咬定生态发展路

在原山林场,新进职工的第一堂课是学栽树,栽树这项基本功已传承60年。自1957年建场以来,原山林场咬定生态发展路,积跬步以至千里,硬是将最初不足2%的森林覆盖率延展至94.4%。

“百把镐头百张锨,一辆马车屋漏天。”这是对原山林场创建之初全部家当的真实写照。

“那时群山裸露、满目荒芜,林场大部分是石灰岩山地,土层薄、石头多,仅适合栽种柏树和槐树。”今年74岁的段新安18岁就到原山林场工作,“当时的生产条件是,在石坡上凿坑种树、从悬崖上取水滴灌。遇上干旱年份,职工集体在陡峭的林坡上排成‘之\’字形,一百多号人手把手往山上传水。”

时至今日,原山林场依然推行“三三一”工作法:林场机关人员三天办公、三天支援一线建设、一天休息。这股干事创业的劲头推动林场面积从原本一个小山头,扩展到6个营林区。

把林场当作“优质生态产品”来经营

回眸原山林场的发展史,前半程只有给荒山增绿添翠“一门心思”,后半程则算起了闯市场与保生态“两本账”。

王延成介绍,经过第一代林场人30年如一日的石缝扎根、植树播绿,到上世纪80年代末,荒山披上了绿装。不过山虽然绿了,人却依然很穷。

“要把林场当作一种优质生态产品来经营。”林场人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片绿水青山,他们以超前的眼光,决定发展森林旅游,开启了林业产业化之路。

1999年,原山林场在山东省建立了第一家森林乐园,恰逢当年国家假日旅游政策出台,原山抢得了先机,当年即收回全部投入。此后,苗圃、绿化公司、养老地产、酒厂……一项项由森林资源催生的“林业经济”,带动原山林场驶入快速发展轨道。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目前,原山林场已兴起生态林业、生态旅游、旅游地产、文化产业和餐饮服务业五大产业板块,成为固定资产10亿元、年收入过亿元的现代企业集团。

谋求绿色产业蝶变升级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说,原山林场也有个现代化目标。那就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林场现代化,在生态林保护、民生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引领等方面寻求更大提升。

为积蓄发展后劲,原山林场正运作林业产业上市。他们将下属的绿化公司与行业内一家上市公司融合,入股而不持大股,借助后者资金、管理、经验等优势,推动园林绿化业务向更高层次发展。原山的旅游板块要创5A级旅游景区,但硬件、管理都跟不上,也将借力上市公司走融合发展的路子。

原山林场的绿色产业不断膨胀,开始“溢出”原山、走向远方。这个在全国属“小字辈”的林场,却有打造百万亩大型林场的雄心。原山只有区区5万亩,何谈上百万亩?孙建博介绍,“走出林场办林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场外造林”。目前,他们已与山西省五台山林管局合作造林10万亩。(据新华社济南1月6日电)

新闻推荐

CBA第24轮 山东113:97浙江久违了客场胜利!

客场获胜后,凯撒缓解下课危机。新华社发山东高速男篮多久没有品尝到客场胜利的滋味了?距离上一场客场战胜同曦已经整整过了21天。在这期间,高速男篮连负上海、山西和福建,遭遇了“客场三连败...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