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煤黑子”用上了机器人

大众日报 2018-01-03 05:50 大字

□本报通讯员崔鑫郭良金

本报记者张思凯

前不久,在山东能源临矿集团新旧动能转换成果奖励、工作推进会上,王楼煤矿首次将工业机器人由理念变成了现实的《煤矿自动化高效综采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位列十大重大创新成果之首,并获得50万元的奖励,格外引人注目。

“刘工可是大能人,他来了后,我们产量直线上升,钱挣得多了,活轻快了!”临矿集团王楼煤矿采煤工区副区长李涛对记者说。

刘工叫刘长富,是临矿集团技术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原来采集集控数据,至少需要两名人员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我想可不可以仿照机器人集成模块采集信息呢?”刘长富通过开发程序,在集控设备上安装智能模块实现了“一键集控”,两个小时内,仪表读数等100多个数据被传回监控室。这台微型机器人为该企业每年减少人工成本20万元到40万元。

就这样,一项一项改进,27307工作面成了刘长富的“试验田”,开启了综采工作面的另一种生产方式。他引入CAA总线和DP线通讯方式,改变了原有工作面“三机”逐项启动、人工打点的通讯方式,实现了设备的交互式通讯,“三机”联动,让笨重的“三机”设备也能自己向集控“说话”,单班提效20%以上。

“效率上去了,产量提高了,但煤仓储量又制约了出煤量的提高。”刘长富又开动了脑筋。他通过在煤仓加装限位传感器,利用超声波自检煤位,通过交互式通讯向工作面“提醒说话”,及时开启采煤机,实现了煤仓的“智能控制”。单班提高产量200余吨,全年可提高产量10余万吨。

刘长富并不满足。经过改造,他又在27307工作面集成应用了“电液控支架、定制化煤机、纯净化供液、交互式通讯、一键式集控、智能煤流控制”等多项首创性、关键性技术,在工作面提速提效提能上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大提升。工作面日产能力平均达到6600吨,生产效率较传统综采提升46%,单面年产能达到237.2万吨,初步实现了“一面保全矿”的提速目标

为了实现临矿新旧动能转换,2016年4月以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孝孔为班长的临矿新领导班子,成立了新旧动能转换领导小组,制定了《临矿工业3.0+升级改造计划》,投资10亿元推进了以10大类26项工业3.0+改造升级项目、“云上临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旧动能转换工程,集团拿出2000万元奖励20多个创新创造团队,代表临矿领先性、革命性、颠覆性的新动能、新趋势、新亮点不断涌现。特别是2017年在煤炭产能增加500万吨、铁矿石产能增加200万吨的情况下,4个去产能煤矿的1878人全部分流消化,采掘一线开始自动减人,装备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管理效能、人均指标均实现了质的跨越、效的倍增,一个现代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新临矿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已在军城培训基地引进智能化机器人,招收300余名机电修领域专业人才,通过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等教学科目让机器人走进矿山,为临矿智能化、智慧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临矿集团副总工程师、科技信息中心刘春峰说。

据了解,以刘长富为代表的科技人员已将目光瞄向了下一个目标,把可视化与建模系统、智能感知与大数据系统等关键技术系统列入攻坚任务清单,“实现无人化开采”将不再是梦想。

新闻推荐

文化主题饭店,如何迈向高质量 ◆元旦假期一房难求◆尚存形式同质化、开发层次低等问题

□本报记者刘兵近年来,随着游客对旅游住宿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在住宿功能之外,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饭店开始出现。2017年底,省旅游饭店评定委员会对外公布了山东省第二批文化主题饭店名单...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