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载文情似茶醇
□卞奎
光阴若白驹过隙,转眼就是几十载。齐鲁晚报创刊30年了,想起与晚报的交情,不由得感慨万千。
30年前春天的一个下午,我在山东师范大学一刊物编文章,突然敲门来了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说是齐鲁晚报创刊了,希望大伙不吝赐教,写稿支持。我对这位年轻人的敬业、诚恳、热情颇为好感,悉心交谈,互留联系方式,知道这位20多岁的齐鲁晚报的编辑,姓言午许,名志杰。
我在编稿之暇,时常写下些小文章给许志杰寄去,几乎是,篇篇有回应,一时间发了不少副刊文章,甚是快慰。以至于有一次,大诗人孔孚先生养病于千佛山医院,我去看他,他笑着对我说,你在齐鲁晚报发的小文章挺有味道,别丢下,继续写。
于是,真没有丢下。
30年来我在齐鲁晚报发的文章计有消息、评论,诗歌、散文、小说……几十篇,其中有许志杰给我发的《远逝的翅膀》《访英散记》,李秀珍给我发的《友人与琴》,侯美红给我发的《藏汉屋》,孔昕给我发的《我的京剧缘》,石念军给我发的山东知青发展概述等篇目,颇得文友们赞许。
这正是以文会友了。
三十年来我与齐鲁晚报的好多编辑友人打交道,都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许志杰、孙培尧、李秀珍、韩青、张成东(可惜英年早逝)、孔昕、王建廷、石念军、彭传刚……后三者在山师读书时,曾是山师校报的优秀撰稿人,而今也都是齐鲁晚报的骨干人物了。
齐鲁晚报是个有情有义的温暖之家。
我曾经应邀参加过齐鲁晚报在潍坊举办的撰稿人笔会。不少在报纸上时常碰面的文友,在白浪河畔悉心交流,砥砺切磋,收获良多。更为巧合的是那次笔会,我与当时同为齐鲁晚报撰稿,后来成了著名词作家的曲波相遇,交谈中一见如故,彼此印象甚佳,近20年来保持着很好的友谊。
我曾参加过晚报举办的征求意见会,开怀茶叙,情同一家。我还曾参加过《言午看球》的图书座谈会,与宋遂良等诸位先生,坦诚一见,情怀甚笃……
当然,还是得说说与许志杰的友情。我十分留意这位编辑老友的读书与行走的轨迹。他涉猎文史哲书籍,他的阅读,他的球评,他的诗书茶的探究,均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他醉心于书法和写作,且佳作连连。前两年他写的茶的系列文章引人关注,我也给过他一些积极的评价。为了丰富他的思路,我还送他一本关于红楼梦与茶的资料。尤其他近来写的有关旅游的随笔,天马行空挥洒自如,每每读罢我会连线同他热议一番……
当然,除了文章的分享,他有时会叫我去家中品茗,品茶论道不亦乐乎?我曾喝过他的印度茶、越南茶,那是一种友谊的醇香。许志杰,也由当年20多岁的青年编辑成为了资深报人,头上也有白发了。
我突然想起了北岛的一首诗,我喜欢这诗的岁月空间感:
一切都在飞快的旋转,只有你在静静地微笑,从微笑的红玫瑰上我采下了冬天的歌谣,蓝幽幽的雪花呀他们在叽叽喳喳诉说什么,回答我,星星永远是星星吗?
是的,在时光的旋转之下,星星仍然是星星,友谊永远是友谊。
新闻推荐
2017年度齐鲁教育品牌盛典获奖机构合影。本报记者戴伟摄2017年度优秀教育品牌机构代表上台领奖。本报记者戴伟摄见习记者冯沛然12月22日,由齐鲁晚报主办的“2017齐鲁教育品牌盛...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