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齐鲁好书榜□
年终岁末,书坊周刊综合梳理往期“齐鲁好书榜”月份榜单,推出了这份年度书单,涉及文史社科等多个领域,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20本书看到高处的光、远处的爱和深处的智慧,从眼前的狭小世界迈进丰富广阔的天地,开启崭新的2018!
如果说电影《芳华》是属于导演冯小刚的回忆录,那么原著小说则是作家严歌苓极具现实主义批判的忏悔录。好人做尽的刘峰和受人欺辱的何小蔓(电影中的何小萍)各有其原型,严歌苓想要借此表达对他们的忏悔:“我从‘我们\’当中走出来,来表达我们当时的集体的忏悔。”除去小说中的年代元素,《芳华》讲的还是人性:“人性当中永远不可能消失不安感,你要结成集体迫害这个人的时候,其实是你转移了这个不安感。人对另外一个人施暴的时候,整个人群都在退化。”
小说到底该如何恰当解读?作为作家的毕飞宇用一种与传统迥然相异的阅读方式解读古今中外名著经典,从“创作者”的角度向读者们展示了作为“一千分之一”怎样读出与众不同的“哈姆雷特”。相比于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式的小说解读,毕飞宇将自己阅读过程中体会到的那些欣喜、感动、惊讶甚至战栗与读者分享。他认为,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于激励想象、激励认知。
金宇澄采用三种不同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作者父辈的故事。父亲的江南旧族在上个世纪初的新旧社会转型中败落,母亲的城市新兴家族在20世纪30年代城市工商业发展中繁荣,但这一切终究抵不过那革命的浪潮,两人被历史大浪簇拥着,加入革命阵营,接受错综复杂的境遇和历史宿命。作者无意仰视父辈的人生传奇或拔高他们的个体价值,目的仅仅如其在书中最后所言,面对父辈记忆“迅速脱落与枯萎,随风消失,在这一点上说,如果我们回望,留取样本,是有意义的”。
书名取自袁凌本人的诗句——“青苔不会消失,只要世上还有,最后一个穷人”。《青苔不会消失》讲述了十二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涉及一百位社会底层的人物,有矿难中失去双眼的老人、被地雷炸断双腿的农妇……他们就像青苔一样,也许只是附着在土地上又边缘又无人问津的一群人,他们生活在物质和精神匮乏的地区,经常需要承受误解、打击,但在袁凌看来,他们为改变生活现实作出的努力,为保持人的尊严作出的努力,为自己的理想付出的努力,永远不会消失。
作者赵絪幼年时随父亲赵俪生、母亲高昭一颠沛流离,后来又在时代的动荡中载沉载浮。在赵絪眼里,父亲赵俪生就是“一介布衣、一个学者、一位大学老师,没什么特别”,“他告诫我们,每个时代都有劫数,熬下去会有美好的未来,这对我们很有激励作用。”赵絪在书中记录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山东大学校园里的恬静岁月,教授们的风趣盎然和学者风范跃然纸上;又记录了随后政治风暴中的艰难困苦,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们或达观或正直或隐忍或悲凉的图景。
《鱼王》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以及他们关于生活的沉思。上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文学从关注英雄主义和战争题材转向对更深层人性的挖掘,尤其体现在对人的道德观的思辨,阿斯塔菲耶夫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他将具有自传性质的故事根植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在自然和人的相处中,他目睹了人在掠夺自然时是如何丧失了人性。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故事发生在未来时空中生态系统崩溃后的地球,男主角里克·德卡德是一名专门负责追捕逃回地球仿生人的赏金猎人。“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看上去像是在追问仿生人有没有灵魂,但这一追问反复出自里克·德卡德之口,他进而感觉自己迥异于常人而陷入情感困惑的绝境。这本书的英文原著初版于1968年,书中没有技术细节,也少见科学的理性精神,却充满了超越科幻的哲学意义,作者更加关注社会变迁带给人类精神层面的巨变、自我觉醒以及与科技相关的伦理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究竟何以为人”。
美国著名记者、“新新闻主义”代表人物盖伊·特立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写的特稿惊艳了整个新闻行业,至今仍然是全世界模仿的对象。《被仰望与被遗忘的》收录了他的经典纪实作品。他那些描写纽约城市生活变奏曲的非虚构写作,加入了小说的技法,开创了20世纪新闻界独一无二的文体。比起体育赛里的获胜者,他更爱采访失败的一方;比起事实报道,他更爱人物细节和内心独白;他还写下了关于纽约的一系列小人物文章,从开电梯的人到地铁售票员,从流浪的野猫到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特立斯之前,没有人如此打量城市。
在诵读传统经典时,作家李敬泽找到了精神上“咏而归”的快乐。在他的眼里,接触经典、古文、传统,是一个轻松愉悦、如沐春风的过程。随笔集《咏而归》开篇谈及孔孟,而后是《诗经》,流转过整个华夏历史,最后收笔于李敬泽自己的生活。李敬泽在书中追求回到古典的“文”的写作,从过去的故事中认识中国文化伟大传统的丰富性,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这种传统正重新获得生命力。
通过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文物”不再是冷冰冰的器物,它们有了故事和温度。这部纪录片的同名书,侧重于讲述“修文物的人”不为人所知的与文物摩挲交流的故事,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师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
新闻推荐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的公告 2017年第110号
下列机构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批准,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许可证》,许可下列机构经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定批准的业务,经营范围以批准...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