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透明海洋”工程亮出成绩单 由海洋国家实验室承担,实现三个国际第一,打破两项国外技术垄断
半岛全媒体记者徐杰报道
本报12月25日讯25日,半岛记者采访获悉,在当天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科技厅通报了海洋国家实验室承担的“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阶段性成绩。据了解,该工程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填补了国内两项空白,实现了三个国际第一,打破了两项国外技术垄断,并加速了观测装备国产化等。
为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山东省科技厅自2014年开始全面启动实施“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由海洋国家实验室作为该项目的承担方。记者了解到,该工程是一个集信息感知、通讯、分析和应用于一体的综合科学工程,由观测体系、技术体系、认知体系、预报体系和服务体系组成,以服务国家安全和支撑海洋科学发展需求为总体目标,以定点观测、断面观测和新型海洋观测技术与平台为手段,通过建立海洋观测系统,在关键海区开展多学科、常态化综合立体观测,获取海洋环境综合信息,使得目标海域的海洋状态及其变化“看得清,查得明,报得准”。
经过多方几年共同努力,“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科研人员介绍,该工程首先填补了两项国内空白,成功研制出4000米深海Argo观测浮标,使我国具备了对全球海洋4000米深海持续观测能力,填补了国内剖面循环探测技术方面的空白;成功研制了4000米海深电磁采集站,完成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试验,填补了我国在深海电测探测方面的空白。
实现了三个国际第一。包括,成功完成对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区域海洋潜标观测网—南海潜标观测网的维护及扩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蕴含丰富多尺度动力过程的南海深海盆的全面覆盖及完整监测;构建了国际上第一个马里亚纳海沟长期连续海洋科学综合观测网,为我国深海研究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发布了我国首个西太平洋深海潜标数据系统,实现深海数据信息的开放共享,创造了国内外有明确文献记录的实时获取深海数据最长工作时间,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和科学研究能力稳步提升。
打破了两项国外技术垄断。自主研发的7000米级“白龙”浮标成功布放于中印度洋海盆,实现数据上传GTS全球实时共享,打破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率先建立了全球高分辨率海浪-潮流-环流耦合模式,打破了海洋环境预报和海洋动力过程研究对欧美发达国家的依赖,为提高海洋环境预报保障以及气候系统的预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加速了观测装备国产化。开展了面向海洋中尺度涡国内最大规模的海洋智能装备立体组网观测,所用设备均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海洋装备,集中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高端海洋观测装备的海洋多学科立体综合组网观测水平,是“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和体系建设成果的体现,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观测技术发展及深海组网观测研究方面已经走到了世界前沿。
据介绍,下一步,山东省科技厅将进一步以海洋国家实验室为依托,坚定不移地实施“透明海洋”科技创新工程,力争突破一批海洋观测与探测关键技术瓶颈,率先掌握能形成先发优势、引领未来发展的颠覆性技术,打造透明海洋观测平台,确保国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领域技术领先、自主、可控,推动海洋领域世界前沿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科技支撑,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环境保障。
新闻推荐
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侦破刑事案件数量大幅提升;顺应“天网”“天算”“天智”技术发展趋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更加智能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打通精细精准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施“...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