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从沅江弑师事件看年轻人的“骄”“娇”二气

达州日报 2017-11-17 09:10 大字

近日,湖南省沅江三中高三学生罗某杰弑师事件在各大媒体引发轩然大波。一位稚气未脱的16岁少年居然向和自己朝夕相处,对自己器之、爱之的班主任痛下杀手,着实令人心悸、心寒、心闷。

近年来,弑师案频频报诸媒体,影响较大的就有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山西朔州二中弑师案、浙江盘溪中学弑师案、江西临川二中弑师案以及山东枣庄四十二中弑师案等。面对一件件血色惨案,我们不由陷入了沉思:本应朝气蓬勃、阳光活泼的少年究竟受了什么蛊惑、中了什么魔咒,而纷纷向自己的老师挥起了屠刀?

“觉得老师太严厉了。自己既为出校时间被挤占感到憋屈,更为通知家长的做法感到愤怒,以至于激动,已经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了。”案发后,罗某杰如此解释事件的起因。其实,其他几件弑师案的缘由也与之大同小异,无非是“老师管理得太严厉了”“老师当堂批评伤了自尊心了”“老师强制没收手机了”之类的些许小事。为了此类些许小事,居然“感到愤怒”“以至于激动”“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进而兽性奔突、人性泯灭,终而酿成大错、饮恨终身。

孟子有言“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显然,上述弑师案的当事人在修养心性方面没能养其大气、豪气,反而放纵了其骄气、娇气。因为“骄气”,他们唯我独尊,容不得别人对自己有一丝一毫的“冒犯”,老师不行,亲娘老子也不行。在他们眼中,老师善意的批评是“故意找茬”“让自己难堪”,是卸自己的“龙鳞”、犯自己的“虎威”,是可忍孰不可忍!同样,因为“娇气”,他们貌似不可一世,实则内心极度脆弱,虽然发育得人高马大,却离“心理断奶”还早得很,“偶受春风即折腰”,一遇挫折便手足失措,无法理性对待,不是万念俱灰、自轻自贱乃至自毁,就是把所有的一切都归咎到别人身上,并通过挥洒暴力来“释放”压力。

历史上,毁于“骄”“娇”二气的人不在少数,西汉的周亚夫算是最好的例证之一。单以军事才能论,周亚夫相较父亲周勃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若论心性修养,周亚夫就望尘莫及了。曾经,周勃因受人诬陷而含冤入狱。在狱中,贵为万户侯的周勃像其他阶下囚一样,受尽狱吏的欺凌和侮辱,但他秉持静气、临危不乱、委曲求全,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若干年后,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了周亚夫身上。和父亲的表现完全不同,在狱中,周亚夫依然一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睥睨姿态,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他不妥协不服软,最后竟然绝食五天,吐血身亡。一代名将没能喋血沙场、马革裹尸,却因自己的骄气、娇气在一起小挫折中未能再站立起来,着实令人可惜可叹,同时也警示着我们鉴之、戒之。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这句话绝不是自我寻求心理安慰的托辞。上述周氏父子相同境遇下的不同结果就印证了这一点。周勃早年贫寒,以芦苇编织苇箔、蚕具营生,在社会底层打拼的日子里,他卑微得像路边的一棵草,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和挫折,遭受过无数的委屈和白眼。然而,也正是这种苦难的生活,淬炼了周勃的生命意志,锻铸了其坚韧的生命之魂,使其滋生出大气、静气,并受益终生。相反,作为真正的“官二代”“富二代”,周亚夫有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和自尊心(甚至是自恋),没有经历苦难洗礼的他无法在心性修养上“养其大者”,性格中那份唯我独尊、决不退让的骄气、娇气也早已渗入自身血液,无法打磨掉,举足无措、四顾茫然的他最后也只能一死了之。

当然,从大的方面看,上述弑师事件仅是极端个例,但当今年青一代身上的“骄”“娇”二气却是不同程度地广泛存在的。任由此二气泛滥,必然致使年青一代团结协作能力缺失、情感体验缺失、责任感缺失,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为此,家长、教师乃至社会各界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正视相关问题,引导、鼓励青年学生走出“温室”,经风雨、见世面,在大风大浪里锻炼自己,在心性修养上“养其大者”,打磨掉骄气、娇气,滋生出大气、豪气、静气,使生命意志更加蓬勃旺盛,使生命之魂更加坚韧瑰丽。

□徐冬

新闻推荐

打好第四节 敢为天下先

□李夫杰CBA第8轮战罢,竟然有5支球队同为6胜2负,排名并列第一,这在以往的联赛中是从未有过的。球星云集的山东高速男篮尽管遇到一些波折,但好在依然留在了第一集团。主场并不轻松地拿下深圳队后,...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