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双11”图书销售火爆翻译本《浮生六记》登畅销榜说明了啥?

济南时报 2017-11-14 15:16 大字

“双11”已过,你都囤了什么书?翻阅各大购书网站的畅销榜单,大冰、刘同、蒋勋等人的鸡汤文学都冲在最前列,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由张佳玮翻译的《浮生六记》赫然在列。实际上,不只是这次的“双11”,早在上半年,这本书就已经频繁登陆各大畅销榜单,俨然成了“网红书”。不过,除了感慨“小确幸”带来诸多文化经济,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人有些“小担忧”。

《浮生六记》成“网红”缘于人们的焦虑

大冰、刘同等人的图书畅销自然不足为奇,那为何一部古人的自传体作品也能受到当代读者的欢迎?

先来介绍一下《浮生六记》。沈复的《浮生六记》原本共六篇,所以才叫“六记”,但现在仅存在四记。全书记叙的多是他大半生的经历,其中既有古典的意蕴情韵、雅致婉约的文字、林下风致的诗意,也有温暖有悲凉、执子之手的欢欣、相濡以沫的温情,还有无法与子偕老、情深不寿的宿命,全书真切动人、文笔朴实。道光二十九年,王韬曾为此书作跋,称赞此书“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

在书中,沈复还深情率真地刻画了一位憨而真、惠而美的女性形象——芸娘。她是沈复相濡以沫的结发之妻,也是沈复乃至所有中国男人心目中的红颜知己。1936年,文学大师林语堂曾将《浮生六记》四篇译成英文,并作长序言赞扬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而书中沈复夫妇二人生活艺术的描写,也尤让人心生向往:陈芸(芸娘)用小砂囊撮茶叶少许置荷花心中,第二天早上烹天泉水泡茶;二人七夕赏月共论云霞,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为往来书信之用;还共游沧浪亭、水仙庙,陈芸女扮男装引起误会的戏剧性场景,想想确实浪漫和幸福。

而对于此书大大火,有评论人士认为,或许正是文中这类“温暖”“治愈”的文字内容,搔到了阅读此类图书的读者生命、情感、心灵的痒处,“这本书中艺术化审美化的生活,自由随性的文本和内容,非常适合当今焦虑不安、缺乏灵性、充满物化欲望的我们读者的渴求,需要借艺术审美的良药来舒缓浮躁的心相,寻求与自我的生命、心灵、精神和灵魂的联系。此外,像丰子恺、蒋勋、汪曾祺等作家的‘复红\’以及大冰、刘同等人的走红,也都是沾了小确幸的商机,都属于温暖治愈型图书。”读翻译本《浮生六记》是附庸风雅?

不过,也不要急着为传统文化复兴喝彩,需要注意的是,登上畅销榜是一本文白对照版的《浮生六记》。据出版方介绍,张佳玮译述文白对照版《浮生六记》的销量早已突破百万册,是所有版本中销量最高的一版。

话说,我们山东孩子可是早在小学六年级就已经在课本上读过这本书的节选了,为啥大家非要读一本被翻译过的书呢?当然,不能说张佳玮翻译得不好,比如在原著第一卷《闺房记乐》中,沈复描写与芸娘分别的情形:“芸虽时有书来,必两问一答,中多勉励词,余皆浮套语,心殊怏怏。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张翻译成:“芸虽时时有书信寄来,总是规规矩矩,只问平安与否、道家里甚好勿念——都是些勉励的话语,我也回写浮谈套话,心里很是怏怏。每当竹院里起风,盈窗芭蕉托起月轮的时节,对景思人,不免梦魂颠倒。”译文清新、文笔优美,一看就是文艺青年范儿,只不过,相比四字相接的古文,就显得啰嗦又少了些许古语的美和意境。

这不禁让人担心,在商业化和互联网大潮的席卷下,我们的汉语是否有往简陋、粗鄙演变的可能,毕竟曾经一本名为《白话全本红楼梦》的翻译让很多红迷无语凝噎,比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变成了“甄士隐丢了女儿,贾雨村巧认知己”,第八回“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变成了“薛宝钗初见玉石,林黛玉吃点小醋”,也是雷人。

所有的流行都缘于我们的需求,翻译本大红有大红的原因,只是想说一句,真正静下来品一品古人的生活和文字,可能更美,何必非要将它们“白痴化”呢?(记者石晓丹)

新闻推荐

国内球员要“抢戏”? □马 锴

CBA联赛7轮战罢,无论是横刀立马的丁彦雨航,还是老当益壮的易建联,抑或是崭露头角的吴前、赵睿,众多国内球员状态爆棚,表现抢眼。不禁令人猜测,这是与外援临时“抢戏”,还是要改写“外援唱主角”的CBA联...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