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证制”守护公众“舌尖安全”
□刘高君
11月1日起,山东省对韭菜产品全面推行合格证和市场销售凭证“双证制”管理,不仅山东本地产的韭菜入市需持“双证”,外省生产经营主体进入山东的韭菜也需要有“双证”。(详见本报11月2日封3版)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就对吃有讲究,吃得放心事关每个人的健康。“双证”是指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凭证,以后买韭菜如果发现没有这俩证,可以拒绝购买。这种管理方式意在对韭菜从生产到供货、从销售到督察提供全程保障。
韭菜原本是家家户户都经常吃的,尤其是包饺子、炒鸡蛋时。“毒韭菜”事件、韭菜农药残留高等问题不仅导致种植户减产,还让人们“谈韭色变”,甚至有些菜农都不吃自己种的韭菜。在网上,“韭菜去了根能吃吗”“韭菜怎么清洗农药残留”这类搜索量极大,也从侧面证实了人们的心理负担。逛市场,人们往往“望韭兴叹”,犹豫不决、陷入两难。“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群众利益无小事。“双证制”管控模式防止“问题韭菜”流出,给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有望解除这一后顾之忧。
不仅是对消费者,对生产及销售者来说,这一举措同样重要。一方面,“谁开具、谁负责”的出证方式,做到了权责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可追溯到源头;另一方面,对未履行“双证制”的销售者明确处罚办法,督促其严格把关,保证了买卖质量,从法理层面亮出“利剑”。市场上卖的韭菜安全,才能消除吃韭菜的担心乃至恐惧,才能让韭菜的销售和种植旺起来,实现多方共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就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一棵小小的韭菜,牵动的不只是百姓的“菜篮子”,更是其“菜园子”。保障食品安全,从源头管控是关键。此次对韭菜实施“双证制”也是“试水”,积累经验、查漏补缺,为以后更多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提供参考。一来让公众不仅吃得饱更能吃得好,确保“舌尖安全”;二来让生产经营者强化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头脑中多加一根“安全弦”。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除了法规层面,相关行业协会更要当好引导者,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经营。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应当好监督者,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对举报人进行奖励和保护,避免其受到报复。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及知识的宣传,做好舆论监督,当好公益宣传员。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日讯(记者朱士娟)记者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2018年高考将于今年11月8日(下周三)开始网上填报信息。明年高考山东继续实行分类考试办法,即分为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其中,夏季高考所有考...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