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研模具 精度达半根发丝 王世杰扎根一线30多年,一身绝活擦亮中国制造“金字招牌”
30多年来,初心不改,坚守一线,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平凡而精彩的“打磨”人生,成为模具钳工业的行业工匠。手工风动砂轮是他的“武器”,他修研的模具精度能准确到半根发丝,树脂砂轮的改造应用是他的独创,每年抢修各种模具300余套,创造效益100多万元。他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十几项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就是潍柴动力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模具钳工王世杰,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一身绝活擦亮了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
不断学习成为全能工匠人才
今年51岁的王世杰是潍柴动力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模具钳工。1985年年底,王世杰高中毕业后进入潍柴,成为一名模具钳工,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又脏又累的工种,然而他至今没有后悔过。王世杰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钳工的全部技能,本来三年才能出徒的工种,他提前一年定级上岗。9年后,他又成为被提前一年破格晋升为工人技师的全厂第一人。
内行人都知道,模具制件属于立体加工,空间基准难找,定位测量困难,机械和数控设备都无法加工出来,只能靠人工。风动砂轮运转起来力道很大,必须用力稳健。在常年累月的打磨中,王世杰练就了一双“虎钳”一样的手,稳稳拿住风动砂轮,手工修研出的模具精度达到0.02毫米至0.03毫米之间,这相当于一根发丝直径的二分之一。
30多年来,王世杰努力钻研,如今已精通厂内所有模具,成为一名全能工匠人才。
善于创新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多年来,王世杰加工的模具,以完美的外形和过硬的质量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信任,为企业争取了大批的模具订单。王世杰还担负着厂内所有模具的维修工作,每年抢修各种模具300余套,创造效益100多万元,基本上做到了件件产品有改进、套套模具有创新,填补了多项国内制造技术的空白。三十多年来,由他维修改进的模具达到102500套,节约经济价值几千万元。
树脂砂轮是模具钳工的重要工具,但买回来的树脂砂轮存在应用直径小、利用率低的问题。王世杰独创树脂砂轮应用,改进加工树脂砂轮形状,改进装夹方式,加工效率提高50%以上。这些改进后的树脂砂轮成为潍柴独有的模具生产工具。
王世杰不仅是一个人钻研,他还有一个技师工作站,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截至目前,技师工作站已完成创新项目14项,关键技术创新点63项,创造效益2000多万元,18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坚守一线多次放弃升职机会
多年的努力,让王世杰屡获佳绩。2006年2月,他被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此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十几项荣誉称号,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技师。他的“油底壳拉延模设计及加工工艺改进”等技术创新在公司屡屡获奖。
在日常工作中,王世杰是全身心投入的“拼命三郎”。在一次拉延模焊补任务中,必须在机器运行中仰面进行焊补,为保证打磨精度,王世杰将半个身子钻进仅半米宽的模具型腔内,仰面作业,焊补过程中金属屑和火花不断落在他脸上,他忍着烫伤疼痛完成焊补。对此,王世杰只说了一句:“这是我的责任。”
“王世杰工作成绩突出,公司多次推荐他到管理岗,但他都拒绝了。”潍柴动力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国锋说,与他共事23年来,王世杰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对此,王世杰说:“研发技术是最适合我的,我会一直待在一线,在技术上作出更多贡献。”文/图本报记者陈静静
新闻推荐
◎陈成举摘要:文章对目前农村宅基地的整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词:农村宅基地整理对策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农业大国,耕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迅速发展,工...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