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海归贬值”现象需要理性看待

南国早报 2017-09-08 17:39 大字

街谈巷议

□山东付彪

10多年前,在人才市场,海归人才招聘会都设在贵宾室。而今,这一现状已发生剧变。留学生也跟国内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样,要参加企业招聘会,挤人才市场。海归的起薪,也从其期望的1万元,骤降至6000元,而且相对于国内高校、特别是名校毕业生而言,海归的优势越来越小。(据《都市快报》9月6日报道)

杭州一位普通家庭女孩小林,去澳洲读书,每年开销30万,父母卖掉了家里唯一的房子,6年下来花费了200万。这是一种很高的教育投资,但这种高支出的背后,却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从回报来看,海归们有28%的起薪在6000元以下,最低的只有3500元,高支出形成高预期,低回报造成的心理落差,难免让人有一种“海归贬值”的认识。可以说,小林面临的尴尬处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海归群体。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还是要秉持一种基本的理性。

首先,海归“去光环化”已成必然趋势。应当看到,出国留学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据统计,2007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为14.4万人,回国人员总数为4.4万人;到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54.45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43.25万人。海归群体的激增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留学人数剧增,另一方面是留在海外难度增加。

其次,应当客观认识出国留学的价值。其实,出国留学不仅是教育投资,也是一种人生投资。对留学生而言,其收获需要用一生来体会,也许目前的收获难以用金钱来兑现,但对于自己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正如有评论指出,留学对一个人的阅历与素养、知识结构与人格养成的深刻影响,恐怕不是第一份岗位的起薪能衡量出来的。至于说“现在海归研究生还不如985高校本科生”,这也是一种偏见。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最看重的还是能力重于学历。

因此,对于“海归贬值”现象,我们既不能一味否定出国留学的价值,把它说得一无是处,也不能高估出国留学的价值。是否出国留学,要量力而行,“量”的不仅是家庭财力,也包括孩子的“才力”。

新闻推荐

设计亲子游解了母女愁

我是宣城市宣州区古泉派出所民警,8月26日,我值班,当天21点左右,听到门前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位40多岁的中年女子报警称,“我的女儿不见了。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她!”女孩今年17岁,由于身体原因,一...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