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怀想
□薛来彩
没想到去普陀山的人那么多,我们办公室一行9人从宁波北仑渡海到沈家门,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乘上快艇。浑黄的海水在快艇后泛起一层浪花,浪花却一点都不浑,而是如雪似盐,咸咸的,湿湿的……
20分钟后,我们终于登上普陀山。普陀山是一座面积仅12.5平方公里的小岛,宛若一朵美丽的莲花漂浮在舟山群岛东南海面上。它四面悬水,呈“T”形,悬崖陡峭,碑亭众多,古刹与绿树相映,梵音与涛声共鸣,使它兼有海之胜、佛之瑞、山之幽的特点,因而有“海天佛国”的美誉。我真佩服僧人选出这块山高水远、风光旖旎的地方作道场,真是验了那句“天下名山僧占多”。
我们先到观音洞,经西天到梅岭山顶,这里的所有建筑都笼罩着浓重的佛教色彩,不愧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的所有景点都与佛教有关,从梅岭山顶下山,就有二龟听法石、磐陀石和心字石等景点。最吸引我们的是心字石,一个大大的红色“心”字石刻竟有一层楼那么大。这是舟山群岛最大的摩崖石刻,是根据佛教“心心相印”的典故而雕刻的。想在心字石上留影的游客太多,是想得到那种“心心相印”的默契吗?等了很长时间仍然排不上队,我们只好作罢。从“心字石”下来,很快便到了普济寺。
坐落在梅岭山东麓的普济寺是普陀山的主刹,它的前身就是“不肯去观音院”。据史料记载,公元858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上获得观音像,取道东海归国,途中遇风受阻。他认为这是大佛显灵,不肯东渡,于是退回普陀山,和岛上渔民共建“不肯去观音院”,开辟佛教道场,使之成为佛教胜地。我发现在普济寺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观音像,而不是释加牟尼像,很是不解。殿内正中端坐着的观音像全身金黄,眉清目秀,慈祥含笑,而且在大殿四周还塑着观音的32种化身,而不是罗汉佛。这些塑像有的如西方电影女明星袒胸露乳,有的如雷公横眉怒目,有的清秀柔美,有的其貌不扬,有的丰满健壮,有的瘦骨嶙峋……问同行的人,没有一人知道。请教在一旁扫地的和尚,他面无表情地答:“普陀山是观世音道场,唐王特批大雄宝殿供奉观音像……”不禁想,佛教里也有优惠政策。那观音的32种化身,该是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众生像吧?我们在寺前的放生池旁留影,这是普陀山最大的放生池。轮到被我们戏称“虞美人”的虞丽照像时,有人开玩笑说:“你要坐稳了,不要把自己给放生了。”大家一阵轰笑。
从普济寺往前走不远,就听到涛声轰鸣,声若响雷;看到飞溅的浪花,似巨鲸喷水,这就是有名的“潮音洞”。洞名系清康熙皇帝所题,据说日僧慧锷东渡遇阻后,就是在此泊舟上岸的。离潮音洞不远是百步沙,沙滩平缓,沙质细腻均匀,有许多游人绾裤、脱鞋踏沙散步。由于时间紧,我们未能去普陀山的另两个大寺庙——法雨寺和慧济寺,颇感遗憾。
当我们走到短姑道头时,已是日暮黄昏。短姑道头是普陀山历史上最早的渡口,建有牌坊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三门四柱,碧瓦重檐,巍然庄严,始建于清代,现为民国初重建,牌坊题额有五处,均出自北洋政府要员之手。徐世昌题“同登彼岸”、黎元洪题“金绳觉路”、冯国璋题“宝筏迷津”、王人文题“南海圣境”、江朝宗题“回头是岸”,都想流芳百世,但他们留下的究竟是什么名?我忽然想到臧克家的诗:“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坊柱上有三联,其中冯恕所书“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我最欣赏。
“同登彼岸”的牌楼,在夕阳的映照下有一种沧桑阅尽的岁月感,正好切合了我们此时的心境。我们相聚一个办公室,也算是“同登彼岸”,于是我们在牌楼前照了一张合影,大家做着鬼脸大笑,何主任笑得最开心。现在我又翻出这张照片,真是百感交集,“虞美人”退休了,何主任已经仙逝……一股不可遏制的怀念涌上心头,沧海茫茫,我的眼前却是葱绿的山寺和无边的辽阔……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13日至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永霞率烟台市经贸代表团赴香港参加2017香港山东周系列活动,到深圳集中走访大企业集团和重要商协组织,推介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推进重点在谈项目,取得了圆满成...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