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处处家国情深

青岛早报 2021-12-20 07:11 大字

【开栏的话】

岁月如逝川,奔流一去不复返。转眼间,2021已至岁末,这一年在历史长河中也是个不平凡的时间坐标点。我们迎来了建党百年,开启“十四五”全新征程;在全球疫情走势趋于复杂的背景下,我们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号”巨轮依然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破浪前行。回望这一年,在每一位青岛早报记者的采访报道中,有许多激动的时刻心潮澎湃,有无数民生故事温暖人心,有不少新政调查影响你我,也有与一些英雄面孔遗憾作别……年末之际,青岛早报推出“我的2021”系列报道,一起来看这一年岛城都有哪些“关键词”记录下坚实的脚步、奋斗的足迹。

关键词

家国情怀

讲述人:杨健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家与国从来都密不可分。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历经8次“灵魂砍价”将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令一个个小家庭潸然泪下。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工作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文化,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年,有许多温暖的面孔为你日夜忙碌,不停地进行核酸采样、新冠疫苗接种。提到国家力量,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更有许多真切的故事让人深深共鸣:作为维和警察在世界各地感恩祖国的力量,游客在国外旅行时用一面五星红旗吓退劫匪……梳理这一年的许多报道,能清晰地看到,家国情怀、家国同心深深植根国人的心底,强大的国家力量正在新时代征程中,让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付出·汗水

家国同构汇聚抗疫磅礴力量

翻看这一年的采访日志,日复一日奋战在卫生健康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们首当其冲。他们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新冠疫苗接种人员、有毫无迟疑支援外地的疾控战士,他们时而疲惫辛酸,时而充实快乐。他们以平凡的工作演绎了为国家与社会的奉献与希望。奉献是国与民互相担当,是夫与妻一起承受;希望是面对种种困难依然紧绷神经打磨意志,是随时面对考验却从容翱翔。

近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公布,“疫苗接种”位居其中。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是控制疫情传播的有效手段。2021年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也是青岛市新冠疫苗接种一周年。过去的一年里,疾控工作者、接种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奋斗、坚持,与市民朋友们一起贡献“一臂之力”,共同筑起免疫长城。

采访接种新冠疫苗的这一年,365个日日夜夜,奋战在疫苗接种一线的工作人员们,半夜看点,凌晨布线,上千次督导,彻夜清零,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接苗送苗,上万次报表,数十次期培训……他们说道:“只因我们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承担着,坚守着,风雨之后见彩虹,抗疫在继续,接种在加强。 ”截至12月14日24时,青岛市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149.64万剂次,覆盖961.72万人,3岁以上人群覆盖率为98.12%,全程接种率为92.90%。

还记得今年8月份,正是最热的三伏天,记者跟访晓港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主任孙淑萍,那时的她已经连续4个月“住在”接种点,从3月底起,她的工作变成了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没有节假日,“5+2”“白+黑”地连轴转,工作量翻了不止4倍,但是中心所有的工作人员仍是原有的5名医护人员。37岁的她家中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丈夫也是一名奋战在一线的市疾控工作人员,“顾不上孩子”是他们最大的愧疚:“上小学的哥哥从放暑假开始,每天早上送妹妹上幼儿园整整一个月。兄妹俩的晚餐,有时是爸妈抽空叫的外卖;有时是哥哥自己动手做的‘黑暗料理’;有时是好心邻居的‘爱心投喂’。 ”那些因父亲受伤却无法抽身回乡照顾的哽咽,那些半夜刚下班回家又接到电话赶回接种点接收疫苗的无数次奔波,都深深触动着记者和读者们。

当前,我国接种的总剂次和覆盖人数均居全球首位,这场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每一位“种苗人”由衷地说:“不管多苦多累,我们都会坚持下去,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责,才能筑起强大的免疫屏障。 ”

光荣·平凡

家国同心印证深切爱国情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许多战斗在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没有豪言壮语,却各自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这其中,有许多“夫妻档”把“小家”放在一旁,全身心投入到为“大家”服务的工作中,用无私奉献彰显新时代家庭风采,用“家”的温馨彰显对国家的热爱。比如记者曾采访过的城阳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纪震与惜福街道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主任王丹丹,夫妻并肩战疫,曾在隔离期住在前后楼隔窗互喊“加油”,一对80后夫妻,因爱而行,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相互鼓励彼此守护的家力量。

为防疫站岗,为健康护航,青岛市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指挥部逆向而行,在组长姜法春的率领下,开展流调、密接管理。今年还多次驰援厦门、五莲、大连等地,“只要组织上有需要,我们义不容辞。 ”即使深夜接到命令,也第一时间行动,赶赴当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坚决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为抗击疫情做出“青岛贡献”。

抗击疫情是看不见的战场,而在遥远的世界各地真实的枪林弹雨与危险重重面前,亦有守卫希望和平的中国维和军人。 2021年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也是中国维和警察参加维和行动21周年,5月29日国际维和人员日之际,记者采访了几位曾参与过海外维和的青岛警察。青岛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的高阳今年43岁,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他作为中国第三支维和警察防暴队队员,在海地圆满完成维和任务,高阳担任队中的狙击手。当时的海地,是世界上最动荡、最危险的地方之一。 2010年,他又作为联东团民事维和警察,前往东帝汶从事交警工作。

“刚下包机,凌晨的天空蒙蒙亮,就看见军用直升机低空盘旋,前方有流弹穿梭。有人扛着机枪扫射,我们开着车从交战双方中间穿过。营房的房顶上都是枪眼,一束束阳光从一个个小圆洞里透进来……”回忆在海地执行维和任务时的经历,高阳说枪林弹雨成为生活日常,每晚在营地四周站岗执勤,时刻防备突袭。同时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和生活条件,是维和队员们面临的另一份“生死状”。现任海岸警察支队沙子口派出所副所长的陈进宇,2015年作为中国第三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中的一员,进驻任务区。队员们在一片荒原中扎营,“什么都没有,所有的设施、生活空间都需要自己去建设。 ”当地埃博拉、登革热、疟疾等疫病肆虐,队员们每天还要跟大蚊子、毒蛇、成群的蚂蚁做斗争。采访中,陈进宇告诉记者,他也在那里经历了生死时刻,因为毒虫叮咬引发了过敏性休克,被抢救了两个小时才死里逃生。

面对如此多难以想象的挑战,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几位维和队员们都深深感受到,祖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重要性,以及每一个中国人在世界上都代表着中国形象。截至目前,青岛公安系统参与执行维和任务达30人次左右,山东边防总队参与执行维和任务达140人次。中国维和队员用行动和声誉赢得当地人的尊重信任。他们说,在海外维和的日子,每周都会升国旗、奏国歌,每当国歌声响起,一个个铁铮铮的七尺男儿都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因为大家知道,无论身在何处,祖国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

感恩·前行

家国信仰令每个人骄傲自豪

今年12月3日,在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现场,从一针70万降到3.3万的高值罕见病药最终进入医保,引发全国关注。记者也采访到了这样一位在青岛治疗的罕见病SMA患者家庭,从“医无所药”到“病有所治”,这位2岁患儿的母亲向记者独家袒露了心路历程,该药纳入医保后,以目前3.3万元/瓶的价格计算,全家为孩子每年治疗的费用可从六七十万元降至十多万元,“感恩祖国为我们所做的努力,一家人将怀着重生的希望继续前进、坚持。 ”报道后,读者们也积极发来反馈:“厉害了,我的国。 ”“人民至上,健康至上,为祖国点赞。 ”“努力做到病有所医,祖国太给力了。 ”……把天价医药费降下来,把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提上去。每一个小群体都需要关怀,以往罕见病大多都面临三大痛点即“确诊难,确诊了没有药,有药也用不起”,但未来,相信这样的情况也在慢慢好转。

一瓶药的降价,“救”了几乎绝望的患者全家;而一面随身携带的五星红旗,也救了一位在国外旅行的青岛小伙。今年7月,“五星红旗的力量能有多伟大”“原来电影《战狼2》里的情节是真的”“他手举国旗吓退了外国劫匪”等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这些话题讲述的正是发生在青岛小伙于洋身上的惊险故事——独自在国外旅行遭遇抢劫危险,因为亮出五星红旗吓退了劫匪。记者立即联系采访到了于洋,这段“死里逃生”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一年,但仍然深深影响着他,让他成为了一名社区基层服务工作者。 “其实红的不是我,红的是强大的祖国,是中国人对强大祖国的无比认同! ”记者与于洋面对面交谈,了解了他的成长,见证了他的蜕变,才发现这个“国旗救我于危难,我为国家效忠心”的答案,是自豪是感恩,也是无数中国人的必然选择。

在这个报道之后,许多读者也纷纷致电或留言,就像他们所说:“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以向险而行的气魄与默默奉献的行动,构筑起一个个最坚固防线,合力绘就了团结、向上的国家力量。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新闻推荐

波士传媒教育(思贤艺术培训学校)90后教师: 特殊的家,一样的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郑玥“这场战斗没有硝烟,困难却就在身边;这场战役没有后方,我们每个人都在前线;这场战争...

五莲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