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学生们眼中的“阳光大哥哥”,亦师亦友,睿智洒脱,始终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他也是一位痛失爱子的父亲,他化悲痛为力量,把大爱撒播到了每一节课堂 于晓:我要带学生们

黄海晨报 2020-10-19 09:23 大字

全媒体记者 孙立梅

洁白的衬衣、笔挺的西装、灿烂的笑容、幽默的课堂,这位学生们眼中的“阳光大哥哥”,他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认识自我,带领孩子们搏击到“双创”的大潮中来。

但是谁又知道,早生的华发、失子的隐痛?他默默收起了眼泪,化悲痛为力量,把大爱全部倾注到了学生们身上,在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上不断地拼搏。

他是于晓,日照市工业学校一名财经专业类高级讲师。

人生引路人,他想让学生们飞得更高

“这次咱们参加国赛,不仅代表了日照市,更是代表了咱们山东省,所以我们还要充分准备,迎接更高层次的检验。”10月15日,在日照市工业学校教学楼6楼创业孵化中心,于晓在跟学生们交流参赛情况。于晓刚刚在第四届山东省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教师组一等奖,他带领的学生组也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机会来了,挑战也来了,他又带领着学生团队投入了紧锣密鼓的国赛准备阶段。

从今年7月底,接到市级大赛通知后,于晓就一直忙碌在备赛路上。因为当时是在暑期,学生不在校、备赛时间短,学校成立组委会统一筹划,很快确定了比赛方案。此次获奖的参赛选手许倩团队的创意方案从4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多亏了于晓老师的全力支持———请来专家团队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带团队走进企业实地考察,经过多次推翻和修改,方案终于达到预期目标。期间的两个多月,于老师白天陪参赛学生做方案、做PPT、路演,晚上熬夜改方案、看路演回放,经常累得眼睛布满血丝,满口起疮了也毫无怨言……

作为一名就业培训中心的老师,于晓深知,中专学段的学生们,比起文化课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来说,最难的要数自信心的树立和眼界的开拓。通过带领学生们参与这种赛事性质的活动,让学生们弘扬“创客”精神,积极融入到社会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中,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同时,也能让其他学生从中感受到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进而增强自信,让家长们体会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拓宽视野。

作为国家一级企业文化师、一级企业培训师、山东省首批高级创业咨询师,于晓在校开设了多种相关课程,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对内为学生上创新创业指导课,对外为失海失地农民、退役军人、社区居民等社会群体进行创新创业培训,累计指导近1000人成功创业。在于晓成功指导的案例中,于业梅给他的印象较深,她大学毕业后参加了于晓的创业培训班,创办了山东国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评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上海优秀企业家、飞胜集团董事长李瑞道也是于晓老师的学生,凭借在学校时培养起来的一种良好的创业素质,他从一个销售人员到成为一家外贸公司老总。学生支洪刚,从上学时就一直参加学校的创业指导活动,毕业后在老师的指点下,根据自己的特长创办了一家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事业越做越大,业务遍及国内外。

在学校办好“双创教育”氛围的引领下,于晓倡导建立了日照市工业学校卓越校友群,推动和帮助学校的“创客回家”活动成功举办多次,通过师哥师姐创业成功的身边案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创新创业的魅力。于晓对创新创业教学与创业咨询工作怀有极大的热情与钟爱,他既鼓励创业者勇于践行,还及时帮助他们对创业项目进行梳理,找出痛点和解决方案,他与学员们互学共长,亦师亦友,助飞他们的创业梦想。

良师益友,他把大爱撒播进了课堂

“于老师,对自己要求太完美,对孩子们很负责。认识您学到了很多人生中应该懂得的东西,很高兴遇到了您。”这是今年疫情期间居家上课时,一个学生家长在听完于晓老师的一堂网上直播课后的一个留言。打开于老师的微信朋友圈,就会看到有很多学生及家长的点赞和好评。于晓的网上课堂场场人气爆满,不仅学生喜欢听,就连家长都进群观看、学习,很多家长在留言区表示,听了于老师的课程非常受鼓舞,非常受益。

于晓说,他们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定位设计每一门课程,尽最大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使接受听课及培训的个人由改变到改善。他的授课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行动体验式培训法、角色扮演法、游戏带动法等形式,让课堂仿佛是现场,寓理论于体验中,在生动有趣中掌握了知识。他的学生丁初莹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的课堂生动有趣,气氛热烈,寓教于乐,一座难求!”

据2019级会计专业的班主任岳娜老师介绍,每次只要在走廊听到传出来欢声笑语的教室,一定是于晓老师的课堂,他的课堂之所以有这般魔力,也得益于他的授课风格:有情感的感染,有亲和感召力,再加上理实结合,能够寓复杂于简单中,让孩子们接受起来容易,所以深得人心,教育成果显著。

除了专业课程,于晓还经常开设德育课程讲座,他不仅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针对中职学生特点讲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许多中职生和家长们都认为没有升入普高,学习成绩差,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在心理上多少都存在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他认为,学生们目前最缺少的就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德育教育,他详细制定了授课计划,把家庭教育、与人交往、情绪管理等作为授课重点内容,已经先后为学生们讲了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感恩教育等系列课程,课堂轻松、幽默、实用,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普遍好评。

有家长专门给于晓发来消息称,“开展这样的课程对孩子很有帮助,我们会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学习做人,感恩父母。感谢于老师!”有些学生也在课后笔记中写道:“听了于老师的课,从今天起我要反思自己,要学会感恩。为了更好的自己,加油加油!”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起来了,也就找到了快乐的动力和源泉,校园内的各种文体社团、艺术社团、文学社团、文创社团等蓬勃发展,学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领域发光发热,校园里处处都是一张张洋溢着开心快乐的青春笑脸。

教师节前夕,于晓收到了很多学生送来的小贺卡,内容都是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的。一个毕业多年的叫马静的学生曾写过一篇文章说,于晓老师不但是他们在校内的“大朋友”,更是在校外的亲人,放月假时,有的同学因家远而不能回家,于老师就把他们带到自己家中,亲自下厨,烧几样可口的家常菜,让那些在外上学的同学感受到家的温暖,那份朋友般的关心、慈父般的呵护让很多学生铭记于心。

伤心的父亲,他收起眼泪继续拼搏

教育是一份爱心事业,于晓热爱教育甚于爱家人,热爱学生甚于爱自己。在学生们眼里的“阳光大哥哥”,同事眼里的“上进青年”,却在两年前经历了人生中最悲痛的事———2018年高考前夕,他的帅气又优秀的儿子生病到医院治疗,因医生开错药而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痛失爱子!这给他的打击太大了,几乎一夜之间,他原本乌黑的头发全白了!

一直以来,于晓的爱人都在五莲县工作,儿子从小跟他在日照市区生活,是他一手带大的。失子之痛,这事要放在一般人身上,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挺过来。但于晓老师太热爱教育了,他离不开自己的学生们,他把悲痛强压在心中,又面带微笑走进了课堂。“我们都没想到,他能这么快走出阴霾,并在工作中干得轰轰烈烈的。他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日照市工业学校副校长王熙说道。

“这些天我和你妈妈到处看景赏花,尝试着放下往事,不去想你。可脆弱的心,还是异常敏感。一年多了,你的容颜,你的声音,还是会在不经意时,便出现在我灵魂深处,叫我无法抵挡,泪水凝重,悄然跌落。我仿佛能看到你从考场走出来时那一脸的自信和灿烂,仿佛能看到送你走进大学校园时那副神气十足的样子……为了让你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心,我和妈妈一直在想办法忘记伤痛,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做一名让人瞧得起、叫人欣赏的优秀员工。”去年6月份,在儿子离去的一年多后,于晓在朋友圈这一段话,让众多好友、同事、学生心疼又钦佩。

他说,当初放弃了很多机会选择留在家乡,选择当一个“教书匠”,20多年来,从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我热爱教书,喜欢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所给予我的快乐和成就感,我要继续在这个岗位上续写我的未来和人生。”

于晓说,人生应该不停地追逐、探求、拼搏,宁愿因尝试而失败,也不愿因碌碌无为而虚度光阴。他说,再大的困难都挡不住前进的步伐,他用执着的精神,把青春、爱心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谱写了一首动人的敬业之歌。

新闻推荐

让体育融入市民生活 夏天预报

只用经济增速、高楼大厦当做城市标签,注定缺乏精神气质。在凸显特色、重塑自我的过程中,体育日渐成为紧扣城市脉搏、点...

五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莲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