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茂腔醉人耳 一段传承感人心
全媒体记者 范开元/文 冷炳豪/图
9月6日晚,在日照香河体育公园举办的2020日照房车夜宴嘉年华上,组委会特别邀请五莲县新时代茂腔艺术团,为市民专场演出传统茂腔剧目《姊妹易嫁》,让市民在家门口欣赏非遗魅力,感受了一场文化盛宴。
晚上6点多,就有不少提前得知消息的市民自己带着板凳来到了现场,希望找到一个好位置。“这是要弄什么?”“一会儿有茂腔演出,一块儿听听吧。”不少市民也都围在了舞台前,没有凳子就盘腿坐在地上、站在后边,一旁楼梯扶手边也站满了看戏的市民。
晚上7点30分,演出准时开始。舞台上灯光闪耀,配乐精妙。台下,观众们如痴如醉,路过的市民也纷纷驻足欣赏,不少“老戏迷”看着看着还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
两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很多市民意犹未尽,剧团和组委会看到市民对茂腔的喜爱,决定在9月7日晚加演一场《罗衫记》,得到了观众们的热情欢迎,纷纷表示支持。
茂腔是流行于山东地区“肘鼓子”声腔的一支,以尾音翻高八度的“打冒”唱法为特色,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婉转生动,至今有近300年历史,广泛流传于山东青岛、潍坊、日照等地,有“胶东之花”的美誉,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莲县是茂腔的主要流布区域之一,群众基础深厚。但长期以来,受流行文化的冲击,茂腔演出市场并不景气,专业剧团剧目、人才流失的状况较为严重。这些令茂腔爱好者、五莲县街头镇山前石材公司董事长董衍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加大茂腔艺术在当地的传承、传播,董衍平于2018年投资400多万元着手创建了五莲县新时代茂腔艺术团,从日照、潍坊、青岛3个市招募了30多名专职演员。
茂腔名家孙红菊有传统茂腔《罗衫记》及新编茂腔《红高粱》《失却的银婚》等多部代表作,退休多年的她总希望为剧种传承再尽一份力,为此,她受邀加入艺术团并担起团长一职。“说干就干,我们仅用3天就完成了演员招募,接着分派了演出任务。剧团成立1个多月就在五莲县连续演出30多场。”孙红菊回忆。
建团两年多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在全体演职员的刻苦努力下,拍摄了扶贫题材的茂腔电影《花石村的笑声》,抗击疫情题材的《紧急出征》,恢复了传统剧目30余块。在青岛、日照、胶州、诸城、莒县、五莲等地都留下了演出的身影。所到之处人山人海、规模宏大,演出场次300余场,观众超过50万人。
“前几天我们剧团到汪湖镇等地‘送戏下乡’,有很多村民都是从附近乡镇赶过去的,我们在周边乡镇巡回演出,我们到附近哪个村演,他们就骑车带着亲戚一起去看。这种情形让我们也十分感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传承戏曲文化遗产,繁荣活跃城乡文化贡献一份力量。”村民对茂腔戏剧的喜爱让孙红菊团长印象深刻。
因深扎生活、服务人民,新时代茂腔艺术团的演出备受欢迎。但搞剧团依然面临着困难,孙红菊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团里每月为每个演员发4100元固定工资,再加上住宿、伙食等,每月投在演员身上的费用将近20万元。这些开销全由社会力量投入,很不容易。”
董衍平则表示,扶持新时代茂腔艺术团的发展,对自己来说更像是一种情怀,是他要长期坚持的公益事业,希望以此带动更多人关注茂腔传承发展,让这门艺术不断绽放生机与活力,更好地服务基层百姓。
新闻推荐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徐永)近日,五莲县委编办以规范完善部门权责清单、内设机构职责任务清单、职责边界清单为抓手,着力解决部门...
五莲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五莲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