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的村巷

农村大众报 2019-11-12 13:38 大字

初冬午后,暖阳怡人,徐正奉靠坐在门口的摇椅上,欣赏着房前巷子里的青石板路。原始古朴的青石板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沿着2米左右宽的村巷从头铺到尾,两侧的绿植也顺着巷子分列排开,为小巷镶上了绿色的“花边”。

“我们这巷路会‘呼吸’。”徐正奉得意地说。然而就在几年前,他还对巷子里铺石板路十分抵制。

为便利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项目实施,2017年起五莲县每年投入5000万元实施“巷巷通”工程,鼓励群众就地取材、透水铺装,使村内小巷全部硬化。

“为什么不铺水泥?高效又实用,还能晒粮食。”徐正奉的想法代表了当时很多村民的心声。

为此,黄巷子村村支书王亮明没少做工作。

“石板路不仅生态环保,还能重复利用。”王亮明说,水泥铺路虽高效,但缺乏“村味”,若需挖地施工,水泥路就要被破坏,造成资源浪费。若采用原石、毛石、花岗岩尾料等板材变废为宝进行透水铺装,那么既有传统乡村风貌,还不污染环境,也能重复利用,“石板路透水透气,雨天积水能下渗,还有利于草木生长,既生态又环保,是‘会呼吸’的路。”

五莲县是名副其实的“山城”,山地丘陵面积占近九成。县里实施“巷巷通”工程后,不仅使村民和游客出行更便利,还增添了传统古朴的“乡愁”景致,带动当地乡村游、采摘游、民俗游发展。

据五莲县扶贫办副主任徐军光介绍,五莲县实现了“出门石板路、出村硬化路、全域县乡路”,让群众和农产品能出得去,客商和资本能进得来,去年实现乡村游消费总额近20亿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铺就“致富路”。

(据新华社济南11月11日电)

新闻推荐

中秋的味道

五莲县实验小学三年级二班刘濮源指导老师任萍萍香喷喷的五仁月饼摆上了桌子,院子里飘着栗子的香味,这个中秋节,味道...

五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