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苹果苗的“丰沃”成长之路
大众日报记者 陈辉 本报通讯员 李国华 陈英兰
在丰沃集团员工看来,每一株种苗的成长都需要悉心照料。这个扎根在五莲县的企业通过品种选育、组培扩繁、温室育苗、室外炼苗、大田种植、现代果园建设,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全产业链式果树育苗集成系统,为全世界的客户提供优质的组培果树种苗。今年,集团旗下的山东九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林果组培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建设项目。
一棵苹果苗,它的成长要历经怎样的故事?8月21日,记者来到丰沃集团一探究竟。
第一站 病毒检测
早上不到8点,品种鉴定和病毒检测中心主管王彦娟就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RNA提取实验室中,她身穿白色实验服、戴着口罩坐在生物安全柜前,聚精会神地从离心管中的植物叶片中提取RNA。“提取RNA的要求很严格,要防止它降解,还要防止样品之间交叉污染。”王彦娟解释道,“下一步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然后到基因检测室进行PCR检测,简单说就是把RNA片段进行扩增,更方便检测。”据王彦娟介绍,经过检测的种苗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如果有病毒会被立刻销毁,没病毒就可以进入下一站,确保每一株从丰沃走出去的种苗都是高品质、高标准的组培种苗。
第二站 组培扩繁
通过第一轮筛选来到第二站,这时的苹果种苗如同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组培实验室是全封闭的无菌状态,记者隔着玻璃观摩技术员武玉桂的操作:她穿着无菌防护服、戴着口罩帽子坐在洁净的操作台前,剪取腋芽进行检测,然后将腋芽放到盛有营养液的瓶子中,它们即将经历初代培养基、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的一系列扩繁过程;另一位操作工人正在给每个瓶子贴上唯一的条形码,从此小苹果苗有了名字和身份证,也进入到组培育苗管理系统IVS进行订单管理,它的母本来源、培养基配方、生产时间、培养环境、生产人员全程可追溯,从而保证了品种纯度和质量控制。
“组培这种生产方式快速高效,能保证果树无毒繁育且株间的遗传差异性极小,苗木一致性高。”丰沃集团副总经理王晓菲介绍,在实验室核心区域培养间中,全部采用荷兰进口的先进生产设备、红蓝光LED灯、封闭式恒温恒湿气流系统等对组培苗生长所需要的生长条件进行精准控制,以实现精品苗木的培育。
第三站 智能温室培育
上午10点左右,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温室空无一人,安静得只能听到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流水声。集团员工朱尚文告诉记者,这个温室配有自动控温、喷灌、弥雾等系统,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电脑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再到温室处理即可。而流水声是温室中水循环降温装置发出的声音。
温室里,一株株种苗相互簇拥着,弥雾系统通过水雾代替水滴、水流,更适合幼小种苗的生长。
第四站 室外炼苗
在大丰园基地,分散着很多室外炼苗平台,种苗经过2个月的智能温室培养后“搬家”来到这些平台,在室外接受一段时间的“锻炼”。
炼苗平台的地面铺满砂石以隔绝细菌虫害,砂石不会存水,能让根系在根包内更健康地成长,同时确保不用打药解决除草问题;种苗生长在特配的土壤中,透气且蓄水能力强;炼苗平台铺设了水肥一体化的智能滴灌系统,24小时电脑控制。
第五站 大田种植
进入丰美育苗基地,333公顷的土地由于人员稀少显得更加空旷。“我们实现了栽苗、打药、灌溉、除草的机械化,333公顷地只需约150人,而且完成的标准化程度很高。”丰美育苗基地园区经理张英杰说。
据张英杰介绍,机械化种植机种苗可以保证行距、株距固定,实现基地种苗规格统一化;雷肯打药机延展双臂辐射范围达24米;打药除草一体机可以一次性实现切断草根、去除种苗过长的须根、松土;自制清侧芽工具车、水肥一体化滴灌、无人机喷药等设备和工艺,解放了人的双手,提升了作业质量。
每年秋季落叶后,基地使用自动起苗机起苗,不伤根系,保证成活率,数百万株种苗仅需 4周即可从大田起完并分级打捆;在对苗木和车厢进行清洗消毒后,通过恒温卡车运往各地。
在这里,除了苹果,还有蓝莓、大樱桃、葡萄、水蜜桃、梨、甜柿等水果和红枫、海棠、栎树、椴树、腊树等观赏苗木。(摘自9月9日《大众日报》3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娟通讯员殷玉文)9月10日,第35个教师节,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27名退休老教师重返校园。在昔日奋斗过的地方,...
五莲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