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对于经典的“逆天”改造

澎湃新闻 2019-07-28 15:05 大字

注意:本文有剧透

早在年初的预告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就引来了议论纷纷。他顶着黑眼圈与深色烟熏妆,不时露出两排阴森的牙齿,对仓皇逃窜的路人暴力相向。这个破天荒一般的“街头小霸王”形象,仿佛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却也提醒了观众:哪吒的形象,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魔童”哪吒

各种各样的哪吒

毫无疑问,《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以一个颠覆性的面貌出现。不论这是主创人员的别具匠心抑或无心插柳,这个看上去颇有几分凶相的哪吒, 其实倒是与他的本来形象更为贴切。归根结底,以中国儿童形象出现在大众认知里的哪吒,其实是个外国人。“哪吒”是印度佛教中的一位神衹,梵文 NalaKūvara(全名那吒俱伐罗或那罗鸠婆)的音译简称。他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第三个儿子,形象是三面六臂的鬼王,其职责是护卫佛法、扫除邪恶、保护世人。

至于如今家喻户晓的哪吒形象,其实来自明代的两部通俗小说,也就是《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从故事情节来看,《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似乎是《西游记》中哪吒的前传。《封神演义》中哪吒最后成了姜子牙的先锋,是要“造反犯上(商)”的,《西游记》中哪吒则是要听从玉帝镇压“造反犯上”的悟空,后又听从玉皇帮助孙悟空。

《大闹天宫》中的哪吒

封神之后哪吒的身份有了天然的合法性,《封神演义》补齐了哪吒由仙成神的过程,使其更具有神性。民间再根据《封神演义》哪吒制服恶龙的传说,赋予他降妖除魔、行雨治水的职能。此时的哪吒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孩童形象,因此被父母视为幼儿保生之神,并进而具有了与送子观音一般的送子神力。明清以来,民间关于明初刘伯温和姚广孝按照八臂哪吒的模样营造明清北京内城,从而护佑皇城稳固的传说逐渐流传开来,成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巧得很,在过往的动画作品中,《西游记》与《封神演义》这两部小说分别对标着《大闹天宫》与《哪吒闹海》(与《哪吒传奇》)。其中《大闹天宫》基本遵从了小说原著,动画片中的哪吒以镇压孙悟空的反面人物形象出现,不但性格僵硬(几乎没有台词),而且戏份极少(甚至比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同时间段还少),实在难以得到观者喜爱。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哪吒闹海》里的哪吒,则将一个天真善良,敬爱双亲,体贴百姓的小男孩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几乎可以说,许多人传统认知的哪吒形象,正是来自《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

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许多设定可以找到《哪吒闹海》的影子。故事发生地点一样是陈塘关,哪吒一样是总兵李靖的三儿子,哪吒的师父也同样是外形奇葩口操川普的非主流“太乙真人”。动画片里哪吒诞生时的模样,与《封神演义》中“怀孕三载,出生时为一肉球,肉球内小孩儿,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着一块红绫,金光射目。灵珠子化身”的说法也能对得上号。甚至动画片将反派人物申公豹设定为豹子成精这一点,在《封神演义》里也不是无迹可寻。毕竟他的那位师兄姜子牙“道行不过四十年”,而申公豹拜入元始天尊门下之前已经有了几千年道行,大概这些时间就是用来修成人身的也未可知。此外,诸如“傀儡符”之类的道教法器的大量出现也令观众感到亲切。

奇幻化的神话

只不过,《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动画片《哪吒闹海》乃至小说《封神演义》的关联,差不多也就到此为止了。整个故事完全被重新演绎,彻头彻尾地另起炉灶。比如,动画片中的哪吒不再是灵珠子转世,恰恰相反,在申公豹的阴谋下,成了邪恶的化身,“魔丸”的转世。反过来,“灵珠子”的转世变成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两位主人公的相遇也不再如同《哪吒闹海》那样,见面不和大打出手结果哪吒用乾坤圈打死了敖丙还抽去了龙筋。反过来,成了两人同时出手拯救被夜叉掳去的小女孩,因此相识为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敖丙

这与《封神演义》的故事(姑且可以视为原著),实在是相差太远了!甚至不由得令人联想到2016年暑期档的电影《封神传奇》。当时就有人批评,这部打着名著旗号、却颠覆传统文化审美的改编之作,除了几个人名之外,大到画面风格、故事背景、人物设置,小至道具等细节,都与中国元素满满的原著《封神演义》无甚瓜葛。要是再展开一下的话,此类称得上是打破神话固有认知的作品(不限于动画),甚至不限于《封神演义》。比如周星驰就开发了《西游》系列,先后推出了颠覆性改编的《西游伏妖篇》和《西游降魔篇》;星皓影业则接连开发了视觉主导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和《西游记女儿国》,光这五部“西游系”作品,就接连大闹了五个年头的春节档。

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其说《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对于经典的创新,倒还不如说它是披着古代“神话”外皮的当代奇幻作品更加合适。片头混元珠的拟人形象,倒与《变形金刚》真人版电影中的霸天虎有几分相似,而龙王之所以呆在在海底是为了镇压各种妖魔,也容易让人想到去年的“奇幻大片”《战神纪》里的类似设定。

毋庸讳言,本世纪以来的奇幻片热潮,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哈利·波特》与《魔戒》这两部“神作”。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网络上的“奇幻小说”也是从对西方现代奇幻小说的模仿创作开始的。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设定中,仍然留有这方面的鲜明印记。在传统的中国神话中,人的主体地位是无可争议的。人类不但主宰着尘世间的社会,还可以通过修炼上升为神仙。其中包括肉身升天的“仙”与死后升格的“神”(这也是《封神演义》里的所有人都不情愿进入封神榜的原因,因为那就得先死)。当然,其他万物也可以变成神仙,不过修炼成“人形”往往是它们登天的第一步(这暗示了人的优越地位),此后也更多地被视为“妖精”——因为“仙”的编制实在是紧俏得很。于是孙悟空在花果山当齐天大圣时是只“妖猴”,只有受招安成了弼马温以后,才变成了土地爷口中的“上仙”。而在现代欧美的奇幻片中,人类的主体地位在“万物有灵论”下大大降格,只能与其他种族(精灵族、矮人族)共享这个世界。《哪吒之魔童降世》很明显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影响。在动画片人物口中,“妖族”与“龙族”变成了完全不同于“人族”的存在。陈塘关成了“人族”与“妖族”对抗的前沿堡垒,李靖夫妇也因此成了除妖能手,与《哪吒闹海》中只知道给龙王磕头求饶的那位李总兵,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同样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龙”也令人感觉几许异样。中国人对龙普遍充满了敬畏之情。它的传统形象是尊严、高贵、神圣的,主要职责是降水。《大闹天宫》与《哪吒闹海》中的龙宫完美地契合了这一点。他就是人间宫殿的海下版本,尊贵的龙王在富丽堂皇的海底紫禁城中统治着一切水族。相比之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龙宫,在可怜之余多出了可憎。名义上是“龙宫”,实际上只是天界诸神囚禁“龙族”的监狱,阴森而恐怖。结果,《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龙”虽然以中国式的外表特征出现,但却拥有了西方“dragon”的一些邪恶特征。

英雄还是友情

实际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设定,就是龙王为了摆脱世代为“龙”困于海底的命运,与申公豹合作,将三子敖丙变成了“灵珠子”的转世 。三年之后,当“魔丸”转世的哪吒三年到期被天雷击杀之后,敖丙已然修炼成为完全的人形,得道升天,改变整个种族的命运。

这自然使得观众对于主人公哪吒的命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魔丸转世的哪吒会变成魔鬼吗?三年之后他的命运又会怎么样呢?《哪吒之魔童降世》似乎想要讲述一个励志故事。哪吒的父母与师父太乙真人拒绝向命运屈服,准备将哪吒培养成一个好人。而哪吒自身,在“乾坤圈”的作用下也压制住了邪恶的本性。可惜的是,用大半部剧集打造的哪吒不向命运低头而努力抗争的形象,在片尾天雷降临时却变得似有实无了。刚刚向亦敌亦友的敖丙喊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哪吒,却放弃了,准备顺从地接受命运的无可奈何的惩罚……

从这点来看,就抗争精神的刻画而言,《哪吒之魔童降世》比起几十年前的《哪吒闹海》甚至不进反退。后者中的哪吒,在四海龙王水淹陈塘关的逼迫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太乙真人从五莲池中采摘莲花、荷叶为哪吒化作人身,又赠其火尖枪、风火轮、豹皮囊,囊中放置乾坤圈、混天绫、金砖一块。涅槃重生的哪吒闯入龙宫,彻底打倒四海龙王,终于从一个天真调皮的小顽童,变成了英勇无敌的少年小英雄。

《哪吒闹海》

《哪吒之魔童降世》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当然也可以称为“英雄”——他毕竟在敖丙意欲冰埋陈塘关的时候拯救了全城百姓。但是,动画片中着力表现的另一点似乎更为强烈,这就是“友情”。作为“魔丸”降生的哪吒得不到全城百姓的接纳,只有一个小女孩曾经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在海边邂逅敖丙后,本当势不两立的两人却成了朋友——正因如此,敖丙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胜利(坐待天雷击灭哪吒即可),出手相助,使得脱离乾坤圈控制而魔性尽显的哪吒恢复了理智。也因为这样,敖丙在人类面前暴露了身份,刚刚因为他的帮助而死里逃生的李靖翻脸无情,动手“捉妖”,这才使别无选择的敖丙起了杀心。他的计划最终因为哪吒的神力爆发而失败,但哪吒也选择饶了他的性命,理由很简单,“你是我的唯一的朋友”。

当如期而至的天雷正要毁灭哪吒的时候,友情的力量却驱使敖丙与哪吒共同面对无情的天雷……结尾进一步诠释了本片的主题,两人并没有因为受到神奇力量帮助而摆脱宿命的噩运。尽管不是国人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但哪吒与敖丙的魂魄却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保存了下来,仿佛隐喻了两人间的友情将永世常在。这就是今年暑期档《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个古典神话外表下的当代奇幻故事。它虽然不至于破除观众对哪吒传说的思维定式,却不失为一次对于经典的“逆天”改造。

新闻推荐

五莲县于里镇种植千亩黄桃,铺就贫困户脱贫“致富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隋忠伟春天,于里镇将军岭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如今,花海已变成累累果实缀满...

五莲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五莲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