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谱写奉献之歌

日照日报 2018-11-12 06:06 大字

本报记者 孟凡星

在济南长清福寿园陵园遗体捐献纪念碑上刻着一个名字———冯桂梅,她是全省首位人体器官捐献者。2011年2月18日,她的人生谢幕了,却为别人拉开了人生大幕,用自己的肝脏和两个肾脏让3个人重获新生,用自己的眼角膜让2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为他人点燃希望之灯

这位有大爱义举的人来自五莲县洪凝街道冯家坪村,“入土为安”是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可想而知当时她的决定会受到亲人多么强烈的反对,然而她的善良就像火把一样,让她“燃烧”自己,为他人照亮了人生之路。

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她戴着呼吸机艰难地写下了200多字的遗书:“……既然我承受这么多痛苦,我就想把我的遗体捐献出来,为医学事业作研究,不想让同样的病人再受折磨。我走后把所有能用的器官无偿捐献出来,让我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续,我的遗体送到医学院,供专家们研究脊柱侧弯的病例,减轻其他病人的痛苦,为我们的医学发展作出贡献。”

当看到父母含泪在她捐献器官和遗体的申请书上签上了字,她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个决定是“早有预谋”的,“结婚第五年时,她就曾对我说想死后捐献器官。那是她从电视上看到一些新闻后产生的念头。”丈夫回忆道。

2011年2月18日晚7点20分,她平静地离开了这个让她无限留恋的世界。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见证下,省人体器官捐献组织成功获取两个肾脏、一个肝脏、两个眼角膜,她的遗体送往山东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

2011年2月19日,在济南、临沂相关医院的5位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得到了救治。她的器官挽救了3个患者的生命,给2位失明患者驱走了黑暗。

“她让我们所有人感动。”得知捐献者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子,当时参与捐献过程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董来东说。

“首例成功捐献实现了山东省人体器官捐献零的突破,”山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省红十字会秘书长玄兴华表示,“‘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续’,这是非常伟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一种体现。”

她残疾的身体里住着一个高贵的“自己”,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点燃希望之灯。

笑对人生的各种窘境

面对上天给她的重重劫难,她用笑容去化解。自幼患有先天性脚疾,14岁时,又被查出患上了脊柱侧弯,20多岁时身高才1.3米,命运的“不公”压弯了她的脊柱,却没能摧残她的意志,甜甜的笑容总是挂在脸上,给别人带去阳光。

村妇女主任李功勋说:“光听她说话、讲新闻,根本不会想到她是个身体有残疾的人。”

2001年11月,经人介绍,23岁的她与几十里外的山里汉子郑世堂结婚了。

疾病给她的生活蒙上了一层灰色,但开朗、乐观的性格却为她的人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四级肢体残疾、脊椎严重变形的她,承受了常人不能想象的困难和疼痛之后,2002年12月,迎来了她的女儿。

女儿的降生,给她的一家带来了温暖。她总是竭尽所能为女儿营造好的生活,饭菜变着花样做,衣服干净如新。

心灵手巧的她学会了勾花一手好活,线和钩针在指尖飞舞,一件件心思巧妙的工艺品从掌间流出。

婚后第四年,他们用攒下的7000元钱买下了四间土石房子。

2009年,女儿上学了,但是学校离家4公里,需要乘坐校车往返。

她不顾行走的不便,寒来暑往风雨无阻送女儿上学。每天清晨和傍晚她的身影都会出现乘车点。从家到校车的乘车点不足200米路程,她得走十多分钟。除非生病,365天无一天中断,因为与女儿同行,是她很享受的一件乐事。

2010年11月19日,是她33岁生日。她收到人生中最特别的生日礼物——— 女儿的画,画上是三个“生日蛋糕”,写有“祝妈妈开开心心每一天!”的稚嫩字体。当看到这幅画时,她高兴地眼泪夺眶而出。

可惜没有多久她就病倒了,脊柱严重变形压迫肺部引发了炎症,几次转院,最后住进了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经过治疗,医生最终也没能把她从死亡线拽回,不久她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她把笑容和乐观留给了亲人;把眼角膜留给了失明患者,让他们重新看到世界,把肝脏和两个肾脏留给了3个病人,让他们重生;她把自己对生命的爱,变为了人间大爱,让自己的生命大放异彩!

新闻推荐

文化活力激发新动能 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创建,实现“满堂红”

本报记者张永斌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日照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富饶、...

五莲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