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五莲县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央试点

大众日报 2018-10-31 01:19 大字

□本报记者纪伟

本报通讯员李绪业

10月17日,五莲县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央试点动员会议暨对标安吉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面启动五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央试点工作。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公布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名单”,五莲县榜上有名,同批被列入全国试点的共有50个县(市、区)。

五莲县将整合调配全县资源和力量,为群众提供更多高质量、多样化、可持续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农村生活的“真善美”,提振农民群众的“精气神”。着眼“齐鲁示范、全国引领”的目标定位,勇于创新、敢于突破,高标准推进,打造五莲特色,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该县强化三级设置。县委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街道)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居(社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均达到“六有”标准,即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有制度、有设备、有资料。

整合整理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五大平台”,对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整合提升,使五大平台统筹使用、协同运行。整合打通党校、党员电教中心(智慧党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资源,建立基层理论宣讲平台;整合打通各类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小草学堂”“四点半学校”等资源,建立基层教育服务平台;整合打通基层文联组织、乡镇文化站、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以及各专业剧团、庄户剧团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立基层文化服务平台;整合打通科技示范基地、农村科技创新室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建立基层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着力发挥基层体育指导员作用,建好用好县级体育场馆、农村健身广场、农村文化活动广场等公共文体场所,推动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建立基层健身体育服务平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五莲县成立了600人的蒲公英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县委书记、县长任总队长。按照乡镇(街道)不少于30人、村居(社区)不少于3人的标准,建立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志愿服务队伍,每人每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不少于5场。并根据实践内容性质,设立“理论宣讲分队”“文明践行分队”“法律普及分队”“技术推广分队”“健康服务分队”“文化惠民分队”“家庭教育分队”七支分队。

把握基层群众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采取多种形式,增强文明实践的实效性和感染力,重点做好“讲、评、帮、乐、庆”五种形式。组织志愿者队伍,利用主题党日、村居民代表会、“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农村广播喇叭等各类载体,结合理论宣讲活动,以讲堂、入户、线上的方式开展宣讲,提高人们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要注重通过特设的环节、程序、仪式,通过志愿者带动性的语言、故事,增加情感认同;组织群众对社会上和发生在身边的思想道德现象开展评议,举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组织队伍采取上门恳谈、沟通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面对面、心连心,协调家庭邻里关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老人,帮助群众解决各方面困难和问题,引导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培育挖掘基层文化人才,利用广场舞舞前聊吧、电影戏曲下乡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满足人们文化生活和人际交往需求,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有计划地举行端午节、丰收节等“我们的节日”庆典活动,引导群众参与婚丧嫁娶、成人升学等人生节点仪式,培育文明礼仪,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该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央试点工作联席会议,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总召集人,负责领导、协调和指导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每月召开一次。县财政设立1200万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项资金,用于面上工作整体推进、文明实践所(站)示范点的打造和办公经费及志愿者的保险、补贴等。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纳入工作综合考核和县委常规性巡察,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督查考核结果公开通报,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履职尽责,以及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评选的重要依据。

新闻推荐

研学扮靓山城

本报讯(通讯员王敏)10月21日,五莲县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纷纷来到芙蓉广场、人民公园等地,开展“保护环境,爱我山城”研学活动...

五莲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