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92岁高龄 70年党龄 上万份晨刊剪报 《黄海晨刊》是党给我的最好礼物

黄海晨报 2018-01-26 03:33 大字

本报记者 谢岩 文 冷炳豪 摄

又是一个周一,92岁的戴建华做好饭,和88岁的老伴吃完,就准备往外走。“你拾掇吧,我得上物业办公室去。”“你又待去拿报纸?今天不是星期天?没有报纸。”“今天星期一呢,谁说没有?”戴建华一边扣好衣服,一手就开了门。

扶着扶手,戴建华有些艰难地一步一挪地下楼,在大机帆船上出海18年,他的两个膝盖都有严重的关节炎,走路很吃力,上下楼就更不必说了。

自从十年前,石臼街道办事处给他这位建国前的老党员订了一份《黄海晨刊》之后,十

年中,每个工作日的早上,他像上班一样,准时去取报纸。这是他一天中最盼望的时光。

“这份晨刊,是党 给 我的 最 好礼物。”戴建华常常这样念叨,今年,他的党龄正好70年。

土生土长的石臼街道戴家村人,抗战爆发那年,戴建华11岁,刚上学就丧父,之后和妹妹、母亲一起跟着叔叔一家生活。战乱年代里,他的学业不得不中止。16岁,叔叔把他送进私塾学了一年。先生是夏家村的夏仞天,在这位先生的教导下,戴建华读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等,认识了许多字。

抗战胜利后,戴建华在村里工作,和村干部、党员一起秘密开会,根据上级部署带领村民继续革命,抓好生产。1947年,他作为民兵干部带领百姓备战,转战五莲、黄墩等地,直到1948年,才填表正式入党。“那时的党员没有预备期,填表就入党,我那会已经考验了好几年了。”1950年,戴建华在石臼区武装部做政治干事。

“天天早晨啃报纸,”戴建华说,每天早晨都等着《大众日报》和《人民日报》,来了报纸,就在写报告写材料的空闲时间抓紧看,若是哪天《人民日报》有社论,那是全体党员都要学习的。

1962年,全国正处于困难时期,他待命回家搞生产,当了生产队队长,“当时都是有手续的,说是经济好转就复职,可是1966年来了文革,这事就耽搁下来。”

没有报纸看的日子,戴建华就借书看,看哪有本书,也得找来看看,“只要是带字的,他都得拿来瞅瞅。”老伴插言道。

文革过后,“组织上说,复职的事就算了吧。组织上怎么说那就怎么办,我就上了咱村的大机帆船。”一干就是18年,“上北海,过了龙口,南朝鲜的灯都能看得见;下南洋,就是过了上海,有时十多天才回来。”

下了船,戴建华最大的爱好是看古书。他在当时的文化馆办了借阅证,经常去借书。《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杨家将》《呼家将》……92岁的他,还能清晰记得“三言二拍”的五本书名,“走到哪都捎着书,下坡干活捎着,出门溜弯也得捎着。”

2007年起,石臼街道办事处给街道内的建国前老党员各订了一份《黄海晨刊》,戴建华从此找到了“知音”。每天早上,戴建华到万平社区物业办公室去取报纸,八点刚过就出门,从住宅楼到物业办公室,二三百米的距离,他拖着病腿得走二十来分钟,“《黄海晨刊》一般都是八点半一上班就送到了。也有晚的时候,有时候,我得坐那儿等到十点半。”一拿到晨刊,他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赶——— 这一来一去,光是拿报纸就得耗去一两个钟头。

“这一张报纸,我得看一天!”从一版开始,先粗看一遍,再细看好几遍,“好做饭了就放下,吃完饭再看,得空了就接着看。”老人的花镜换了好几副,正在用着的,是一副断了一条镜架的花镜,用线绑起来将就用着。

戴建华对一个栏目剪贴最多的,是《午夜读书记》,整整三大厚本,这也是他阅读最多的。他对作者的猜测与想象,把一向诸事随意的摄影记者冷炳豪感动得一塌糊涂,当场打电话,要求作者一定要抽时间来认识一下老人。

提起晨刊的记者,戴建华耳熟能详,冷炳豪、管玉杰,还有专栏作者林桂波……

“就是晨刊上这句话呀,一天不吃肉,也得看晨刊!”老人颤巍巍地从沙发旁的架子上找出那张印着2018订报公益广告的晨刊“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报”。“要是哪天不看报纸,就像没有魂儿似的!”

和报纸放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封面用透明胶贴起来的一本发黄的《新华字典》,“遇上不认识的字,我就查字典,看报纸还让我学了很多生字呢!”

然后,老人从卧室里抱出一摞摞的晨刊剪报,“这是《午夜读书记》的专辑,这是赵德发的《人类世》……”“这是民国的,这是晚清的,对了,我还喜欢看旧闻,看着那些老事儿,真好!”

老人还专门打开一本《红色记忆·重走长征路》专题:最上面是从《日照日报》剪下来的一小本《<长征组歌>故事梗概》,共十篇,下面是一篇关于长征的旧闻,然后才是《红色记忆·重走长征路》的19站专题报道和总结篇。“报社组织得好啊,晨刊的记者想得真周到,还把当年毛主席走过的长征路,重走了一遍,真好啊,你看,这是第一站,这是第二站……”

记者看到,所有的剪报,其实都是“版报”“本儿报”。老人从窗台上拿来一捆线,上面别着一根粗粗的缝衣针,“不舍得剪啊,哪一篇也好看。我按栏目顺序排起来,整版的文章更不能剪了。”

他把文章按自己的归类收好,过一段时间,就从报眉处用针穿孔,再引线装订起来。对于通版的稿子,老人更是细心,左边版的报眉留着打眼,穿线,右边版的报眉剪掉,这样即使订在一起,也能够完整方便地打开。

“这是《文化遗产寻访》专辑,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专辑》。看,这到莒县了,这又到五莲了,咱晨刊的记者出了力了,都供应我这老汉了。哪都去不了,可是哪儿的事我都知道,只要看报纸,不就都知道了?”

“这些就是我的“资治通鉴”!有什么事想不清楚了,我再翻开找找复习一遍!”

翻开这些“本儿报”,仅历史旧闻类内容,就有四本:晚清一本、民国一本、地下工作一本、长征一本,《午夜读书记》三本,反贪类报道一本,时政类报道一本……一共有25本,摊了满满一张地八仙桌子。

摊满桌子的剪报,并不是全部,老人的剪报总计达到上万份。“这一份晨刊,我们一大家子都看。二女儿高中毕业,有健康、卫生方面的文章,我就拿给她;有司法方面的事儿,我就拿给大外孙子,他学法律……”老人

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如今已是四世同堂的一大家人。一份晨刊,在

这一家十余人手中传递。

周末,没有新出的晨刊的日子,戴建华就在家翻看他的剪报,“都看过多少遍了?按天介看。”老伴在一旁笑他。“新的

旧的,那不都是文化?这记性也不好了,多看几遍还记得清。”戴建华从一摞报纸后一手扶着

眼镜,一边抬起头。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剪报上,正映着他布满皱纹的脸庞。看到老伴坐到身边来,他孩子一般地笑了,“来,坐好,我给你念上一段。”

本文采访视频在日照报业客户端、日照日报微信公众号及日照新闻网上同步推出,敬请关注。

新闻推荐

日照PPP综合评比位列全省第四 24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186.93亿元

本报1月21日讯(记者隋忠伟)1月19日上午,日照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日照市政府投融资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日照市政府投融资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2017年,日照市财政局创新举措,多元...

五莲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