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废弃猪棚“转”出来的脱贫经

齐鲁晚报 2018-01-25 14:05 大字

马素娥在忙着扎拖把。

本报1月23日讯(记者隋忠伟通讯员许亚赛)隆冬时节,气温持续走低,中至镇吴家官庄村村东头的一个废弃的猪棚里,却被各色的布条装点着,显得格外温暖。走进小院,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崭新的拖把以及辅材,在门口扎拖把的马素娥介绍说:“扎一个(拖把)分分钟的事儿,也不费劲,订单也从来都不缺,一个月能挣2000多。”

原来,这个院子原本是村里贫困户王世亮、马素娥两口子的,王世亮身体不好,外出打工干不了重活,为了改善生计,这才借钱盖起了养猪棚。前年为了响应上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他们毅然关停了这个赖以糊口的猪棚。

不再养猪,也就意味着一家三口没了经济来源。村两委得知后,主动走出去联系拖把厂商,为他们招揽活计。厂商有大量订单需要加工,却苦于没有场地。马素娥与厂商商量,将制作工序“搬”到猪棚里,变成“拖把加工车间”,由专人负责把零件和原料送至家中,两口子足不出户,不仅可以收取一定的场地使用费,而且坐在家里干手工活就可以赚取工资了。

吴家官庄村支部书记王守乐说,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很适合扶贫。吴家官庄是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村有贫困户105户,266人。为了帮助村内贫困户早日脱贫,2016年以来,村两委积极帮助贫困户找寻创业门路。与此同时,吴家官庄村借助财政专项资金在村口建起了扶贫车间,采取到扶贫车间“集中打工”和居家来料加工的“分散加工”两种模式,带动贫困户自主脱贫,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

新闻推荐

五莲法院庭审用上智能语音识别系统

□罗从忠王阳郑成才报道本报五莲讯1月2日,五莲法院在该院第一审判庭首次试用了智能语音识别庭审系统,开庭审理了姚某职务侵占一案。本次试用效果良好,减少了书记员负担,有效缩短了庭...

五莲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莲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