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户转产记 街头镇东洪河村养猪能手李应良的身份之变
本报通讯员 宋瑞英
走进五莲县街头镇东洪河村李应良的蘑菇种植大棚,就看到菌棒整齐地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平菇长势喜人。李应良摆放菌袋,给菌袋扎眼,正忙得不亦乐乎。
“看,这蘑菇长得多旺盛,再过10多天,第一茬就能上市啦!原以为我这辈子就只会养猪、养牛,没想到还学会了种蘑菇。”李应良的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
养猪为什么又转产种蘑菇?说起来,李应良感慨万千。
猪倌变“名人”李应良原先是一名养殖大户,从2000年就开始建场搞养殖,生猪存栏规模曾达到260头,年收入最多可达到10万元。“我就在这里建了一个养殖场,主要养猪和肉牛,养殖量最大的时候,年能出栏生猪500多头,肉牛30余头。”
没想到,今年8月初,养了近20年猪的李应良竟然一不小心成了“名人”,可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场里的养殖污水直排被报纸、电视台曝了光。”
“从4月份,县里开始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整治,其中对部分污染严重、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群众投诉反映强烈的养殖场户进行了媒体曝光。”五莲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董慧介绍。
而李应良的养殖场就因为直排被曝光过。“这成了‘名人\’的感觉可不好,走到哪儿,都感觉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转产成大户的李应良的养殖场位于禁养区,按照政策必须实施关停,可以选择停产、转产和拆除三种方式。
在街头镇党委政府的动员下,李应良很快就申请了转产,8月底就将养殖圈舍进行了拆除,存栏的肉牛全部并入村西养牛合作社。
“说实话,当时也愁,不懂技术,干什么也不会。这都多亏了街头镇党委、县畜牧兽医局和农业局,没有专业指导,哪能这么顺利呀。”李应良说。
为帮助李应良等养殖户尽快掌握转产技术,街头镇党委、五莲县畜牧兽医局和农业局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学习、到场指导等方式,引导学习莒县、诸城、临沂等地种植经验,尽快掌握种植技术。
掌握了种植技术的李应良,先后投入5万余元,利用院内两排养殖场舍种植有机平菇,共种植平菇15000棒。再过十来天,第一茬就能给李应良带来一笔收益。
“预计年产量3万公斤,按去年每公斤5元左右的收购价来算,每年少说也能收入15万元。”李应良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现在,李应良已成为街头镇附近有名的有机平菇种植大户。
“原先养猪都自动化,现在种蘑菇也得自动化,下一步,我想再投入些资金,购买湿帘、风机等先进设备,实现种植自动化,并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丰富蘑菇品种,确保一年四季都不停收。”
不忘乡里情老李自己转产成功后,还不忘带动周边的养殖场户进行转产。
据了解,本村的村民李月兵原来养牛,停养后在李应良的示范带动下,现在正在跟他学习平菇种植管理技术,并进行了少量的试种。
“猪棚改菇棚,改建过程不复杂,成本也比较低。我有个想法,想牵头成立个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引导周边村庄更多的停养户或者群众学习种植食用菌,实现抱团增收。”李应良信心满满地说。
从一个养猪能手到种蘑菇大户,李应良实现了精彩转身。希望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养殖转产户成为种植能手,走上致富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秦泗明)近日,五莲县实验小学小记者团46名同学来到五莲农业银行,开展“银校携手,信守未来”体验活动。银行专家满脸微笑,热情的与小记者们互动。她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向小记者们讲了关于“钱...
五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