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头到餐桌,这样的厨房你爱了吗? 当“冷链”遇见“中央厨房” 记者带您探寻鲁速央厨项目

黄海晨报 2020-12-01 09:42 大字

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通讯员 王凤华

从地头到餐桌,一棵饱含泥土气息的芹菜要经过几道工序才能成为餐桌上的佳肴?11月17日,跟随东港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脚步,记者看到了不同于寻常的答案。

头套、口罩、手套、工作服、水靴,穿戴整齐后再经过洗手、烘干、消毒、风淋等一系列消杀程序,记者进入净菜加工车间。眼前,偌大的车间内,各类机器整齐摆放,在清洗线上已经切掉根、摘掉叶的芹菜正在冒着气泡的水中清洗。

“这条清洗线长15米,喷淋气泡清洗后,再进行次氯酸消杀去除农药残留。”车间前处理工段长李绪江介绍,清洗用的水并不是普通的自来水,而是0—5℃的冰水,以保证菜的新鲜度。

一篮篮清洗干净的芹菜,紧接着又被送进切丁机,整齐地切成小段。“切成小段后,再进行二次臭氧气泡清洗,然后脱水风干,进入包装车间包装,最后进行冷链物流配送,到达客户手中。”李绪江说。

从最初的摘叶去根到最后的精准配送,一棵小小的芹菜在这里实现华丽变身,身价倍增。眼前这一幕,发生在鲁速央厨项目车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是亘古不变的黄金生意,如何赋能餐饮市场,让“菜篮子”更健康、便捷、美味?鲁速央厨的落地,让东港区找到了食品生产行业突围的方向。

鲁速央厨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元,是日照市唯一一家有着团餐、高端净菜、卤制品的加工生产企业,企业核心优势为冷链加工的中央厨房系统,每年可为市场提供各种成品、半成品、主食类、蔬果类、调理食品等2万多吨。

“相比传统的热链食品配餐,冷链食品依托真空预冷锁鲜技术,可以将食品保存时间从3小时延长到72小时,保障食品的安全、营养。”在展示柜前,鲁速央厨总经理郜广军指着琳琅满目的食品说。

食品安全是不可逾越的底线,鲁速央厨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管理,来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据郜广军介绍,企业采用的是世界级“水触霉”次氯酸物理消毒杀菌工艺,能够完全解除蔬菜农药残留物,包装车间卫生洁净度达到10万级,是目前全省设备工艺最先进的冷链食品生产项目。

在包子生产线上,记者看到从自动面粉开袋、上粉上水、和面、发面,再到压面、注馅,到最后成品包子出炉,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避免了人员与食品的接触。产品蒸熟后用预冷机降温至0—10℃左右,避开20—55℃的细菌繁殖温度带,提高食品的保鲜能力。

而在最后的配送环节,鲁速央厨有专业的保温运输车运送,车内配备微波复热线,可以再次对食品进行加热、杀菌。

“做食分开,批量定制,有统一质量标准,品种可以多样化,保质期加长,配送又方便,非常符合当下城市生活节奏。”当“冷链”和“中央厨房”结合,这种新模式,就成为食品生产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据东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王学金介绍,作为该局的招商引资项目,从项目开工到2020年10月底投产,东港区市场监管局全程跟踪服务。“从项目建设、许可证办理到人员培训、质量体系认证等,不管分内还是分外的,只要有需要,我们都全力推进。”

“正式投产之后运行得怎么样,后续发展中有哪些事项需要帮助,你们列明清单,我们集中快办。”11月17日,东港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标准化科、食品生产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又与郜广军进行深入交谈。“他们来了,困难就能解决,企业就能往前一步。”面对这些经常来访的老朋友,郜广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得益于一系列的“保驾护航”,鲁速央厨参与了《冷却肉加工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制定,获得食品打包、冷链运输等5项发明专利。就在刚刚结束的全市“9+ 3”重点工作改革攻坚行动现场观摩会议上,项目得到与会人员的瞩目,成为全市冷链食品发展的标杆。

新闻推荐

日照绿茶的生态坚守 “品味日照茶香”系列报道·生态篇

编者按冲一壶茶,茶汤清亮,茶香氤氲,细饮慢呷,回味悠长……茶香让日照绿茶飘万里,成为鲜明的日照名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