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深入人心的“小草” 浅谈《经山海》主人公吴小蒿的塑造

黄海晨报 2020-07-08 09:46 大字

赵燕云

一部好的小说塑造的人物能让读者产生这样的感觉:书中的人物是鲜活的,真实的,就好比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人一样。

而一部蹩脚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就像蹩脚的戏剧或电影中的角色一样,多是脸谱化和夸张的。

简而言之:一看就是在演戏。

因此人物和角色是两回事。角色是对人物的一种模仿,比如戏剧或电影中的角色,都是在模仿某个人物。

了解一本小说最重要的是了解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是写好一篇小说的根本。

赵德发先生是善于塑造和刻画人物的大师。从他的发轫之作《通腿儿》中塑造的故事主角“狗屎”和“榔头”,早期的长篇作品“农民三部曲”中刻画的“封大脚”“许正芝”“吕中贞”到后来的长篇报告文学《白老虎》中写的真实人物董刚,无不鲜活真实,个性迥异,充满了烟火气息。

尤其《白老虎》中写的人物董刚,竟然打动了现实中一位女研究生立志以身相许。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作者的功力和文字及文学的魅力。

《经山海》中作者塑造的主人公吴小蒿不是意念的产物。

吴小蒿1978年生在农村,有着五姐妹的老二。父亲重男轻女,视亲生的女儿为蒿草,因此以草给她们命名。吴小蒿却不甘成为乡下的“蒿草”,通过努力刻苦读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到了一个海滨城市的政协机关编文史资料。成功地通过读书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其实这也何尝不是一种真实生活写照?

在别人看来她跳出农门来到城里,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公务员工作,应该比较满意人生。

但我们的主人公有着自己的不为人知的苦恼:她有着一个因遇人不淑而饱尝婚姻生活的不幸,面对丈夫的家暴不敢反抗;简单毫无新意和意义的坐班也让她感到了厌倦和不甘,于是参加科级干部招考,考上后来到海边的一个叫楷坡的镇上当了副镇长。

当然,她几乎毫无基层“当官”的经验,所以闹出常人认为的“笑话”,有时也不得不屈从于领导的一些错误决策。其实这些事生活中并不鲜见。

这本书主线就是她从步入基层后“经山历海”慢慢从一个“菜鸟”逐渐熟悉了情况,随着经历与磨练,她一步一步成熟、坚强起来,慢慢激发自身性格中的主见担当,从一棵蒿草长成一棵大树的人生历程。

于我这个年龄段读者而言,吴小蒿似乎并不陌生,就像我的同学或者某个朋友的经历(我真的有个中学女同学在乡镇工作,相继担任镇长、书记)。

这种例子的鲜活,就让人引发了阅读的兴趣。我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我不仅觉得吴小蒿鲜活,书中的其他人物,如乡镇书记周斌、房宗岳以及贺镇长等人也是栩栩如生。

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编造出来的,而是作者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内心塑造出来。

小说要想塑造活的人物,一定善于观察生活。当你对生活中的某一类人物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之后,你在塑造这一类人物的时候就会游刃有余,读者看了也会觉得很自然真实。

赵德发先生也曾经说,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这一个”。

“这一个”如何塑造出来,作家要下很大功夫。他为了写好吴小蒿,不仅在心中酝酿了好久,还调动了其年轻时担任公社、县委干部的生活积累,又深入到沂蒙山区、日照山区和渔村采访,与多位乡镇女干部交谈,掌握了大量素材,而后提炼融合出一个有着多重性格的吴小蒿,让她从自卑到自信,最后成为一个优秀的镇长。

婚恋是一个女人不得不提的事。我们的主人公吴小蒿的婚姻很不幸,她从高中时代就被一位“官二代”渣男纠缠,最后无法摆脱,只好与其结婚。婚后长期遭受家暴,但因为顾虑离婚对孩子的伤害,优柔寡断一拖再拖,直到小说结束也没有离成。这也是当下一个社会现象,甚至形成了“高考离婚潮”。

乡镇干部,尤其是女干部工作与家庭有时难免冲突,因工作忙,顾不上陪伴女儿成长让她也十分纠结,她也有七情六欲,一直没忘记在大学里倾心的刘经济,后来与他见面时想入非非。得知他有家庭,并且对她无意,她内心也十分痛苦。

这些其实也是很多现实生活中的情节。尤其后者,如何处理,其实吴小蒿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就是有感情,有底线,有智慧。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小说的一个功用就是记录历史,反映时代。

作者巧妙地用《历史上的今天》这本书让吴小蒿成为了时代的参与者和记录者。

作者曾引用白居易的话表达写文章的宗旨之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又进一步解释:这个“时”就是时代、时势、时局、时事。

塑造一个时代的人物,自然离不开人物所处的时代。认识时代,反映时代,描摹生活,记录样貌。作者在刻画吴小蒿时更是涉及了当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科技。

通过吴小蒿,读者会了解这个时代的乡村变迁和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进程。

作者用吴小蒿的工作经历,为历史保留细节。

如基层的招商引资、扶贫、征地拆迁、植树造林、环境整治;如发现打击乐“斤求两”的文化内涵,保护“香山遗美”摩崖石刻,建设渔业博物馆,发掘丹墟遗址等等。反之,在记述这些细节中更好地塑造了人物。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疾风知劲草,作者把吴小蒿锻炼成一棵有着坚强生命力与活力的“劲草”。

这棵“劲草”其实也是这个时代基层乡镇干部群体的一个代表。换言之,我们这个时代有无数个“吴小蒿”这种基层乡镇干部,她(他)们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紧密结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进步。

赵德发先生是颇具君子之风的前辈,《经山海》刚出版时曾在一起聚餐谈及吴小蒿。他说他在写作过程中,心思全放在了吴小蒿的身上,甚至为她哭过几回,以至于老伴都开玩笑说他精神出轨了。

其实我更相信赵德发先生是把吴小蒿当做了自己的孩子,塑造吴小蒿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过程。

有很多评论文章说赵德发先生把“吴小蒿”从一棵小草塑造成了一棵大树,但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她那深入人心的小草形象。

(作者系山东省作协会员、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新闻推荐

他们都在为考生加油助力

全媒体记者李珊范开元在日照一中西校校门口一侧,记者远远看到,红顶帐篷下一群穿有志愿马甲的人员正守候在考点前,记者了...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