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5% 到95%:数字变化背后的智慧布局
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
“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城市管理新方式如何实现?
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9年10月31日,市民随手拍累计接收符合立案标准案件1780件,处置结案率为65%。截至今年4月1日,累计接收符合立案标准案件23546件,处置结案率为95%。
从去年10月初上线运行至今,市民随手拍案件处置率跃升30个百分点。探究数字变化背后的原因,既是日照运用大数据高效管理城市的生动实践,也是日照在城市智慧化管理中,不断探索、推进的缩影。
民声汇聚市民热情越来越高
“刚拍照上传完,车就开走了”“有时候看到路边违停,也开始犹豫拍不拍照”“建议平台直接对接交警部门”……这些都是市民随手拍志愿者的遭遇和心声。
随着城市里家庭轿车的普及,路边随意停车成为交通违法的高发现象之一,也是市民关注和反映的热点案件。
前不久,日照微城管与日照交警实现部门联动,对违法停车进行联合治理。今后,市民可通过“随手拍”直接对接日照交警微信服务号,轻松上传机动车违法停车类问题,交警部门认定后将快查快处。
令许多市民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提出的建议不仅被市城管部门采纳了,而且促成了一次“跨界”合作。
智慧化管理,是一个理念问题,关键是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市城市管理局在市民随手拍运行期间,多次邀请市民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完善运行机制和各项功能,让市民“随手拍”平台更加高效便捷。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孙玉东说,始终对接群众最现实的想法诉求,调动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据统计,截至目前,市民随手拍程序共有关注用户12210人,注册城市管理志愿者1862人,累积接收市民反映城市管理问题2万余宗,市民日均上报问题200余件次。
考核加码责任链条越勒越紧
自从知道市民随手拍可以解决城市生活中的烦心事儿,李云就没闲下来。
李云住在石臼街道蓝天海景国际一带,这段时间,她有些忙:井盖破损,拍照上传;垃圾清理不及时,拍照上传……
“传完照片,一会儿功夫就来人给解决了。”虽然奖励不多,李云却乐此不疲。用她的话说,觉得自己办的是“好事”。
随着市民随手拍小程序处置效率越来越快,市民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渐渐少了许多。
事实上,市民随手拍上线之初,案件处置率并不高:部分部门、单位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案件处置并不及时。
“必须加强督导考核,把责任链条‘紧’起来”,城市管理者开始谋变,随后市民随手拍融入城镇精细化管理综合考核功能。
孙玉东介绍,针对市民上报的案件,依托智慧平台,进行识别,如街长、网格长及时上报立案,作为A类11个街道日常巡查加分项;如案件未及时处置到位则作为对区县直部门、街道、养护单位案件处置的负面计分。
“城镇精细化管理的排名与票子和位子挂钩”,考核之下,责任链条越来越“紧”,各部门单位处置热情“提”了起来,案件处置率不断跃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带来便捷、高效的效率。
技术升级覆盖范围越来越广
说到底,城市智慧化管理是一个技术问题。
小到一个井盖,大到一条路,在日照市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平台都能看到。
“如今通过智慧平台,对城市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能做到快速发现、及时处置、严格监督、科学评价,实现对市区约150平方公里范围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久前,城管部门对2016年以来137条新建道路部件信息进行补测,并融合区县矢量地图,实现全市全覆盖。
自去年以来,随着市民随手拍上线运行,市城管局着手深化数管平台智慧化升级。目前,已经实现市、区县平台串联,完成市平台与7个区县平台互联互通,城市管理案件实现统一上报、督办、处置、考核、分析。
今年年底前,日照市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平台将串联全市各级平台、并联各行业数据,完善平台运行机制,拓展平台功能应用,实现平台感知、分析、指挥、服务、督查“五位一体”。今后城市管理将更便捷、精准、智能,市民也会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从拉紧责任链条,到激发市民热情,再到强化技术保障,日照布局城市智慧化管理,也是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智慧城市,正走进市民的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特约记者宋年升通讯员宋佰城高翔)酒后驾驶车辆行至路口,等待红绿灯时驾驶人竟然睡着了。4月21日9时许,在日照市上...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