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职工文体活动“新地标”

日照日报 2020-01-23 01:07 大字

本报记者 侯庆萍 通讯员 尹红华 郭俞庆

最近一段时间,岚山区工人文化宫火了!

“去年10月,区工人文化宫以全新面貌呈现在职工身边,它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尤其服务功能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岚山区政协副主席、区总工会主席谭洁解读工人文化宫“火”的原因。

阵地建起来,更要用起来,活起来。如今,不仅来文化宫活动的职工多,很多单位开展活动、举办讲座都直奔文化宫,多功能室的预约安排已是满满当当。

建成投用仅三个月,该文化宫已经成为岚山区职工群众心中文体活动的新坐标。

加速度·再建员工“新家园”

伴随着岚山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工人数不断增长,如何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岚山工会人心中的头等大事。

“2018年,岚山区由区总工会服务的注册齐鲁工惠会员就有两万多人。如果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职工活动阵地,是与全区发展不相匹配的。”谭洁表示。

职工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会工作的指挥棒。2019年3月,经区总工会积极建议,区委、区政府决策新建一座高水平的工人文化宫。仅仅七个月后的10月10日,总投资700余万元,在原区委老食堂旧址上,改扩建的日照市岚山区职工服务中心暨工人文化宫正式运营。

“工人文化宫的设计本着‘理念新颖、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原则,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职工自身素质,为职工提供服务为目的。”岚山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守密说,借助工人文化宫这一平台,工会与广大职工、党政各部门的联系更加密切,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

强阵地·开启服务职工新征程

1月14日,夜幕降临。岚山区工人文化宫灯火通明,笑声不断,一首《大中国》更是点燃了活动现场的气氛。

“工人文化宫占地约2000平方米,分为两个区域,东侧为多功能室,西侧为职工活动区域。”区工人文化宫工作人员滕少凯介绍,建筑整体色调为银、黄两色,上层的银色艺术铝单板墙面与下层的黄色大理石墙面交相辉映。

走进东侧多功能室,“岚山会场”大字、24平方米大型显示屏等布置映入眼帘。“多功能室设备齐全,能承办140余人的教育培训活动或会议。内部还设有适合会前研讨的小型候会室。”区职工服务中心暨工人文化宫主任梁启凯说,西侧职工活动区域则建有综合办公室、羽毛球室、乒乓球室、健身室、妈妈小屋、心理健康咨询室、阅览室、理发室等。

自文化宫投用至今,已先后承办50余次全区重大会议,服务职工群众超过3000人次。区总工会依托工人文化宫开设的“岚工大讲堂”开展培训5期,受益职工达800余人。

高科技·创新智能化管理新模式

别看区工人文化宫面积不大,里边的科技含量却是一点不低。

据介绍,该文化宫实现了与“齐鲁工惠”平台的对接。将入场会员进行实名制,将“齐鲁工惠”中会员电子二维码,作为实名制的必填选项,生成进(离)场二维码。职工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接进行场地预约,预约项目形成的电子台账,可实现数据再利用。“形成的大数据,可联通多个平台,‘齐鲁工惠’中会员二维码为会员核心识别码,通过该识别码作为数据库的KEY键,为与其他系统数据库对接奠定基础。”滕少凯说。

新阵地带来新发展:2019年11月14日,区工人文化宫在全省110余家市、县级工人文化宫中脱颖而出,获取首批奖补资金200万元;12月19日,又获2019年度日照市工会工作创新项目一等奖,获得奖补资金2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行工人文化宫建设的‘1+N’模式,推动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向钢铁产业园、木材产业园等各大园区和日照绿茶主产区等职工密集区延伸,打造\‘半小时职工服务圈’,当好广大职工的\‘娘家人’\‘贴心人’。”谈到工人文化宫的未来,张守密满怀信心。

新闻推荐

日照开发区“国考”较上年跃升 33 个位次

本报讯(记者牟艳霞通讯员吴建港陈卫真)1月17日,国家商务部公布2019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日照...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