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俗婚闹一招解 文明迎亲十一载 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文明迎亲”纪实
本报记者 惠雪烨 通讯员 王田 高洁
西装革履的新郎,被朋友们以闹婚的名义扒成“裸体”,有的还被捆在树上,扔到海里;穿着漂亮婚纱的新娘,被脱掉鞋子,追着满大街跑……
曾几何时,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恶俗陋习,被冠以“闹得越放肆、越疯狂,就越热闹、越吉利”“不闹不发,越闹越发”等名义,堂而皇之地流行起来。
然而,在岚山区安东卫街道辛庄子村,11年来累计有70余对新人结婚,却从未发生过一起婚闹行为。在婚闹行为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辛庄子是如何做到的?
故事,从12年前说起。
2007年深秋,具体时间该村党支部书记侯加明已经记不清了,但当时的场景他却记得非常深刻———
那天,他骑自行车到镇上办事回村,碰到本村一对新人被拦在路上,新郎被迎亲队伍抬着“打夯”,新娘被追得满街跑。
曾经当过多年教师的侯加明非常看不惯这种不文明行为,上前进行了制止。
回村后,侯加明反反复复思考,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变了味的婚闹恶俗?当天,侯加明召集村“两委”成员会议,专题研究文明迎亲工作。
会上,与会人员你一语、我一言,文明迎亲的方案有了雏形。按照会议研究决定,村里出钱购置小红帽、红马甲,锣鼓,制作文明迎亲旗……由村团支部书记牵头组建一支10人的“文明迎亲队”,并细分为旗手、鼓手、锣手、司仪等。
说了干,定了办!辛庄子“文明迎亲队”很快成立。侯加明坦言:“一开始,村民对文明迎亲不认识,村里需要上门做工作。”
翻开辛庄子村文明迎亲活动记录簿,侯永龙和赵加花,是辛庄子村“文明迎亲队”迎进来的第一对新人。对于自己的婚礼,侯永龙现在说起来仍然感到很有面子。他说:“村里的文明迎亲队板板整整地将我媳妇迎进门,书记还上门致贺词,很场面!”
为规范村民的喜事活动,该村用制度将村民的喜事活动进行了规范,制定了《辛庄子村喜事新办约定》。
《约定》主要内容为:提倡喜事俭办,仪式从简,人员从少,杜绝铺张浪费,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互相攀比、不索要彩礼、不滥发请帖、不收重礼金;提倡集体婚礼、旅行婚礼、植树纪念婚礼、自行车婚礼、爱心婚礼等形式,组织志愿服务迎亲队,禁止过度闹婚;杜绝婚车攀比,婚礼车最多不超过6辆,禁止搞豪华婚礼车队;不得在道路两旁、村内外公共设施上张贴红纸,提倡悬挂中国结、插红旗彩旗等;降低婚礼标准,邻居原则上来往不超过100元等。
同时,《约定》还对坚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家庭进行了约束:不能参加村级“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不享受村里的福利待遇;当事人不能作为党员纳新对象;当事人及其父母是党员的在党员积分中扣6分,是入党积极分子的一票否决,是预备党员的延长其预备期。
慢慢地,包括文明迎亲在内的喜事新办新风尚,在辛庄子村里流行起来。
文明迎亲的形式不能一成不变,只有不断地完善充实,吸收传统的、流行的、高雅的元素加入,才能不被“市场”淘汰。侯加明说,“文明迎亲队”成立11年来,迎亲形式进行了三次升级。
最近一次升级是2018年。侯加明介绍,随着“文明迎亲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村里的闹婚现象完全没有了,但在接新娘的途中仍存在闹婚现象。
2018年8月,侯加明召开党员会议研究,决定文明迎亲队由男方“村头迎”改到女方“娘家迎”,避免在结婚半路上出现恶俗婚闹现象,做到真正的文明迎亲。
为邵明超、苏静一对新人操办的迎亲活动,是辛庄子“文明迎亲队”最近的一次迎亲活动,也是第一次出省迎亲。侯加明自豪地介绍,文明迎亲得到社会的普遍支持,周边村庄、甚至外省的村都到辛庄子村学习和效仿。
新闻推荐
11月10日,在日照开发区中心公园,工作人员现场宣传《日照市供热管理办法》。《日照市供热管理办法》自10月28日起实...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