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对生命的敬仰,更是对职业的坚守

黄海晨报 2019-10-14 09:19 大字

1949年,从那座古老的祠堂中,日照市人民医院一路走来,从此开始了与这座城市发展的休戚与共、水乳交融。

斗转星移、山河增辉。在这个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日照市建市30周年的重要节点,在重读日照城市这部厚重历史的同时,我们不禁对这个与新中国齐龄的医院发出由衷赞叹: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超人的毅力,那份对生命的敬仰以及对事业的热爱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有幸,因工作之机与医院结下了奇妙的缘分,在用手中之笔记录下医院发展点滴历程的同时,也见证了更多危急险重情况之外的故事,看到了平日里那些不苟言笑的医生们柔弱、温暖的一面。于是,当拿到这次的征文选题时,我毫不犹豫:我要再次拿起手中的笔,将一个个藏匿在大众视野背后的温情故事,讲述给大家听。

首先,让我们以时间为轴,复盘那场赢过“死神”的奇迹———

2018年10月11日22时52分,一场即将爆发的生命抢夺战,打破了静谧的夜空。当晚,已临产的孕妇朱某突然胎心减速,值班医生迅速判断出其可能为羊水栓塞!而后,经过连续5个小时的“拼命”抢救,朱某暂时脱离危险。

之后29天的时间里,不仅有朱女士的家人备受煎熬,每一位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也熬红了双眼。术中5小时输血10000余毫升、几次大出血、几次肾脏衰竭、几次生命垂危……虽然险情不断,但幸运的是,“死神”终于被打退。2018年10月23日,在昏迷了整整12天后,朱女士第一次清醒了过来,当她手指微微颤动的那一刻,重症医学科二部主任刘伟、妇产科主任周宣秀、普外科主任惠希增等几位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恰好在场,大家都在抑制着心底的激动,周宣秀甚至悄悄走到病房门口,偷偷抹着热泪。一众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在得知消息后也都由衷雀跃,麻醉科手术二部主任张念亮、输血科主任律洁、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姚永远、妇科一病区副主任张引民、心内科医生陈琳、泌尿外科医生刘毅、耳鼻喉科医生赵建云、产科一区护士长史文慧、产房副护士长宋祥兰……

对于医生来说,那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普通患者。但在生命面前,他们却“拿命换命”,生怕错过一丝能够挽留住生命的机会与希望!

在产妇生命垂危之时,为了止住如泉涌的子宫出血,周宣秀带着四个医生不断往产妇腹腔内塞纱布垫,八个拳头用尽全身力气压住纱布垫,中间甚至有人累到晕厥,直接倒在了手术台上,整整坚持了70分钟!

从产妇出现心、脑、肺、肾、肝、胃肠道、凝血等七大脏器全部衰竭,到胸部两根、腹部三根管子、血液透析管逐渐拔除,再到所有脏器都被保住、感染被逐渐控制住……几十名医务人员轮番上岗,竭尽全力坚守了30天,他们不惧“死神”、咬牙挺着,为的,就是能给产妇争取更多时间,给这个濒危的生命再争取一线生机;为的,就是能让一个原本可以幸福的家庭得以留存。

那是一份对生命的敬畏,更是一份对职业的执着!

身为记者,对于这样的突发新闻从来都会本能的职业敏感。原本,当得知这个新闻线索的第一时间,脑中构思的采访脉络是要将医护人员精彩绝伦地抢救过程如实呈现。可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我才意识到:那份医生对患者的尽心尽力,那份医生对生命的无限敬畏,那份迎难而上只为一丝渺茫的坚守,才是这则突发新闻背后,最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光一样的流年。从过去几年医患关系紧张频频见诸报端,到近几年越来越多地医生开始懂得换位思考给予患者更多地关爱,更多地患者开始懂得给予医生理解,医患关系日渐和谐的背后是人民群众健康更有保障的真实写照。都说,记者就该“铁肩担义”,就该“以笔为戎,挥斥方遒”。然而,经过这些年与市人民医院一众好医生的接触,我却有了另一番领悟:凭着“应该”去做工作,永远不可能到达顶峰;而凭着“责任”去做工作,则只会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如千千万万日夜坚守在一线,为我们健康保驾护航的医者们,支撑他们坚守下去的唯一动力,便是那份对生命的敬仰。

最后,向坚守致敬,向医者致敬!

作者:蒋月阳工作单位:日照日报社

新闻推荐

明年的日马我还要来

本报记者王霞曹楚炜“这是我第四次来到中国,但却是第一次来日照,很高兴能在这个被太阳眷顾的城市取得好成绩。”来...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