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冫口”字谁认得?
张所昆
在日照市沿海公路西侧,涛雒镇驻地东南7公里的栈子村东头,建有一座非常气派的门楼,上书“冫口 子”两个大字。初来乍到行经此地的外乡人,即便学问再高,也难识得其中的“冫口 ”字。当地人当然熟知此字:“冫口 ”,读zhān,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两点水偏旁,右边为一个“口”。“冫口”乃日照民间自造之字,在当地曾经使用、流行了二百多年,但未见任何字典收录此字,电脑上也打不出来。
据光绪《日照县志》等史书和文献记述,日照县涛雒镇东南海岸,“虽系海口,而舟不可泊”,清朝初年,“土人以竹木架设栈桥”,便利渔事,附近居处遂取名“栈子”。后来,集居栈子的渔户增多,“历久渐有数十家”。“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夏,大水,庐舍一空”。“县尊孙公世璋察验至此,令灾民移居村西之沙岭,亲划界限,各占一区,中立公市”,形成了一个新村落(历经二百多年,这个村落演变成现今的冫口子一村、二村、三村和海员村四个村庄)。此处地形极具特色,“村东北有墩,墩东张雒口分出二水,环抱此村,故名曰‘冫口 子’。居民感德,立石以志。冫口当作栈,因两水夹入海口。遂相沿作冫口。”
这就是“冫口 子”村名的由来。显而易见,“冫口 ”是一个象形字,“冫”代表两条河水,“口”象征居民区。清朝道光年间,村民立碑记载了“冫口 子”村庄的形成以及“冫口 ”字的诞生。“文革”中,此碑遭毁灭,所幸碑文被抄记下来。2000年,村民捐资复碑,以此传承村史。“冫口子”名称,内涵可谓丰富,它承载着地方人文地理脉络。
“冫口”,这个奇特文字,没少惹出笑话。建国初期,省里记者来日照县采访渔业生产,写成报道发表在报纸上,当中提到“冫口子”村,因为报社打印字库里没有“冫口”字,只好印刷为:“日照县二口子村……”对于此事,老年村民们至今仍津津乐道。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分处异地的人们相互联系主要依靠通信,信封上的这个“冫口”字,可难倒了很多外地邮递员,好在读不出此字并不妨碍邮递。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深入开展,使用“冫口”字所带来的不便逐渐增多。由于一直没有将该字向国家语言文字机构进行申报并求得承认,非常遗憾,“冫口 ”字最终被归于“自造字”“生僻字”,按照国家规范地名用字的有关要求,1983年3月,“冫口 ”字正式被停止使用,“冫口 子”村改称“栈子”村。
虽然如此,由于二百多年的积习难除,也因对祖先运用智慧而发明创造的这个“冫口”字满怀别样情愫,现实中,村民沿用“冫口 ”字的现象仍然存在。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传玺(籍贯日照涛雒)儿时曾在该村玩耍和读书,晚年著有《冫口(栈)子,我永远怀念的地方》。张教授有两个观点值得一提:其一,光绪《日照县志》注释“冫口 当作栈”,这不可靠,因为据他考证,该村历史上从无“栈桥”。再说,“冫口”读一声,“栈”读四声,两字声调不一样;其二,他对“冫口子”改成了“栈子”表示惋惜,认为“古地名不可随便改动,要尊重历史”。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珊通讯员王坤4月17日下午,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路小学摆渡船文学社开展亲子读写课堂又开始了。亲...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