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不了门、办不了饭”的脱贫难脱困人员有了解困新路径 村里来了免费送午餐的“快递小哥”

大众日报 2019-04-09 09:46 大字

□本报记者丁兆霞杜辉升

最近,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柿树园村82岁儿女双全的贾大爷,开始羡慕起村里的五保户来。“每天晌午有专门去给送饭的,三层的不锈钢保温饭盒里有菜有肉有汤。咱私底下说,比俺儿女给我送饭都可口准时。”让贾大爷感慨的,是岚山区巨峰镇探索开展的“农村居家养老助力脱贫攻坚”的扶贫新模式。

在“后扶贫时代”,针对不少即便已达到脱贫标准,但或因残障,或高龄孤寡,或因失去劳动能力,而即使有钱有物却“出不了门、办不了饭”,家里仍然冷锅冷灶的“脱贫未脱困”人员,巨峰镇为这部分特困人群探索的解困路径是,引进第三方,打造一处午餐集中配送中心,每天由四位特别的“快递小哥”,为全镇有需求的特困、贫困、低保人群送上免费午餐。

“其实最开始也不是集中供餐、统一配送。”2月26日,巨峰镇副镇长王静告诉记者,巨峰镇最早探索开展为特困人员提供助餐服务的是该镇柳古庄村,那时的帮扶路径与“摆渡”爱心食堂的模式差不多,差别是牵头筹资配置设备、人员以及提供助餐服务的,不是公益组织,而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总——张大勇。

“村里孤寡老人有做饭、打扫卫生等日间照料无所依傍的实际,张总有开展农村居家养老的想法,我们一拍即合。”日照市农业农村局派驻柳古庄村第一书记吴乃国说,去年入村后,在和张大勇聊起村里的情况时,张大勇开始萌生了出资在村里建一处爱心食堂和幸福院的想法,并答应首先从为村里的特困人员每天提供一顿免费午餐开始。

这样运行一段时间后,周边一些村庄开始慕名找来,“这个事不孬,能否也在我们村建一处爱心食堂?”

在陆续建设了四处爱心食堂和幸福院后,张大勇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每个村不过十个八个老人吃饭,但房屋建设装修需要钱,配备锅灶碗筷、桌椅板凳需要钱,添置空调、冰柜需要钱,雇用人员做饭也需要钱。除了700元的公益性扶贫岗位补贴,其他投入几乎都要从张大勇个人的腰包里掏。建设几个爱心食堂好说,但建多了呢?要一直运营下去呢?

考虑到不少村庄相隔不远,张大勇大胆设想,可否建一处午餐集中配送中心,雇用人员集中做饭、统一送饭?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节省一村一建的成本,省却大量不必要的开支,还能保证饭菜的质量和规范厨房的管理。

巨峰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迅速帮助协调确定了集中配送中心的建设地点——省定贫困村张家沟村。配送中心建成后,张大勇又购置了4台面包车,招聘了司机。万事俱备之后的今年1月4日,巨峰镇午餐集中配送中心正式启用。

目前,巨峰镇90个村庄中366名有需求的贫困人口,每天都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免费午餐了。对接受免费助餐的特困人员,目前每个月还会组织一次免费上门体检。“一名医生、一名保洁员、一名驾驶员一车同去,驾驶员还可以兼任理发师。”

新闻推荐

日照探索建立工伤预防工作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吴震东)日照市将工伤预防工作列为今年全市人社系统十大创新工作任务之一,在年度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中落实了工...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