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蓝色之城 让海洋成为日照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

大众日报 2019-01-15 10:01 大字

□本报记者丁兆霞

1月9日召开的日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日照市市长李永红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浓浓的向海发展导向。报告中,日照市提出将“五城同创”擦亮城市品牌,而“加快打造蓝色之城”就是其中之一。报告提出,将以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增强经略海洋意识,坚持科学用海,做强港口物流,壮大海洋产业,突破湾区经济,推动“港产城海”融合发展,让海洋真正成为日照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地。

深耕海洋经济

海洋,对日照而言意味着什么呢?在过去的2018年,日照市海洋生产总值预计621亿元,约占GDP比重的28.5%。

亮点频现。其中,日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功获得国家批复,日照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国内首次大批量重载LNG罐式集装箱海陆联运“集发黄海”轮顺利卸船;我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顺利下水并投入使用,日照首座自建海洋牧场综合管护平台“蓝海一号”顺利完成交付;黄海冷水团优质鱼类绿色养殖项目成功验证养殖技术路线,全国首个黄海冷水团深远海智能化生态牧场在建;洁晶国内首条海洋岩藻黄素、褐藻多酚、多糖新三联绿色海藻精深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葛洲坝赛诺(日照)公司生产的海水淡化中空纤维超滤膜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刚刚建市30周年的日照,海洋经济规模总量仍偏小、海洋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海洋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等问题和短板仍较为突出。由于资源环境相似和市场重叠,还面临着省内其他沿海城市的强力竞争。

打造“蓝色之城”,日照要迈出怎样的深耕蓝海、向海图强之路?报告提出,日照将用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金字招牌”,高标准建设国家海洋牧场,带动海洋“新六产”发展;推进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培育特色新兴产业。

日照市人大代表、市海洋发展局局长李仲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推动涉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日照可从“四篇文章”发力。一是做好拓展文章,扩大产业发展空间。如在全国率先试点推广深远海养殖,创建海洋冷水鱼类规模化绿色养殖示范基地;近岸抓好海洋牧场综合立体养殖,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区;推进陆上渔业转型升级,实现渔业园区工厂化、园区化、标准化、规模化、景区化等。二是做好提升文章,增强产业竞争实力。支持鼓励各区县做大做强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协调、推动在开发区建设海洋装备产业园区;依托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做实做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三是抓好融合文章,优化产业发展业态。陆上依托水库、湖泊建设休闲渔业公园、渔乐园,海里依托海洋牧场建设休闲海钓场,依托海洋牧场平台建设“海上驿站”“海上小镇”,打造集生产科研、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科普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田园体。四是抓好生态文章,以“五大碧海行动”,提升产业发展绿色实力。

海洋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人才匮乏,是日照发展向海经济的短板之一。政协委员陈为军建议“借力青岛海洋高层次专家智库,快速提升日照市海洋科研和人才支撑能力”。他提出,青岛是全国最大的海洋人才宝库,聚集了全国30%以上的海洋教学和科研机构,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以上的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日照可建立专门机构,对接青岛的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建立海洋高层次专家智库,推动各区县或园区与驻青国家级海洋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力青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区建设,完善日照市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向海经济创新研发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孵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打造世界一流海洋强港

向海图强,港口不仅是驶向海洋的始发点,更是发展向海经济的龙头。在过去的2018年,日照港港口生产逆势上扬,已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七位。

高扬港口龙头,报告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海洋强港”。全力推动诚信港口、智慧港口、高效港口、绿色港口“四型港口”建设。加快“东煤南移”、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配套码头、第四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和深水集装箱码头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石臼港区主要疏港道路畅通工程,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对接瓦日、新菏兖日铁路沿线城市,广布无水港;开拓海外航运市场,增开新的航线和班列,支持日照港境外上市、融资扩股。

委员界别活动组四组的提案正切中了这一命题。在《关于推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建议》中,他们提出,要推进市域内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改革引领,实现全港域整合、责权利统一、港产城海融合,构建涉港资源管理、资本运作、港口经营以及港口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快调整日照港“东煤南移”“南散北集”功能及岚山港区规划,实现布局优化、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加快智能化无人码头、港口信息数据联网和标准化等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港口内部信息横向互联互通,构建集成化、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实现港口由单一物流节点向集装卸、仓储、运输、金融、交易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港口转型。建设海公、海铁等多式联运体系,扩大日照港集装箱无线射频识别试点范围。

做好“港产城海”融合文章

“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依托港口优势,日照市钢铁、汽车及零部件、浆纸、粮油、物流、贸易等产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目前,日照市临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利润、利税的比重都在80%以上。自前年起,日照港还实施了“海龙湾”工程,把上世纪80年代建港时期占用的海岸线,通过东煤南移还给社会,同时腾空2000多亩港口堆场作为城市用地进行开发,打造高品质岸线和城市发展空间。

在港产城海的融合发展中,未来,日照中央活力区也将是其间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做足经略海洋文章,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去年,日照市规划了陆域面积约42平方公里的中央活力区,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日照特色”构建“拥湾向海、一核六片”发展布局。围绕中央活力区建设,报告提出,重点培育总部经济、商务金融、科技创新、博览会展等8大新兴业态,加快推进日照综合客运站、海韵广场、沪港中心等项目建设,建成科技文化中心、科技馆、黄海之眼、万达广场、兴业喜来登酒店项目,海曲路地下通道竣工通车。抓好国际财富中心、日照港国贸中心等商务楼宇招商入驻,推动“一楼一特色、一楼一园区”。力争中央活力区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以上,年税收亿元楼10座以上。

民盟日照市委带来了“创新楼宇经济模式、打造中央活力区发展新引擎”的提案。他们认为,日照中央活力区现有楼盘中紧缺的已不是普通商务楼宇,而是融合品质化、个性化、产业化的特色楼宇。承载着展示日照市现代化海滨城市形象的重要使命的日照中央活力区,要选择优势产业、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培育一批金融楼、外贸楼、商务楼、科研楼、中介服务楼、现代物流楼等,依托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乘数效应,引领企业集群高产出、高税收、高效益的高端化发展,推动中央活力区楼宇经济向2.0迈进。

新闻推荐

扫码读报告“开门”写报告

□本报记者丁兆霞1月9日9时,日照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如期开幕,参会的日照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