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志传文脉 书写时代新华章 写在《日照市志(1989-2013)》出版发行之际
本报记者 费洪芹
这是日照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1月22日,日照升格为地级市后的首部市级志书、日照有史以来第六部志书——— 《日照市志(19892013)》正式出版发行。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家启动了修志工作,日照市抓住这个机遇,于1992年编修出版了县级版的《日照市志》。进入二十世纪后,国家启动第二轮修志,日照市曾于2002年启动,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此后停滞了10年之久。2012年8月,新一任市史志办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自我加压,迎难而上,积极启动修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相关准备工作,于2013年1月正式启动编修工作。
设置志书框架结构、资料收集、志稿撰写、征求意见、编辑修改、总纂、专家评审、再修改……耗时5年,几经艰辛,这部洋洋四百多万字的志书———《日照市志(1989-2013)》终于全面完成,正式与日照民众见面。
“编修地方志书,是一项全面了解和记载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情况的学术文化工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高度重视地方史志工作。史志部门因使命而存在,能把日照有史以来最波澜壮阔的发展、最突飞猛进的变化、最伟大的时代和最辉煌的成就记录下来,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光荣。”日照市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李世恩在接受采访时自豪地说。
日照升格为地级市后的首部市级志书
回望日照发展历程,1989年日照升格为地级市,无疑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转折。
《日照市志(1989-2013)》记述上限为建立地级日照市的1989年6月,下限为2013年12月,这部志书是自1989年日照升格为地级市后的首部市级志书,也是日照有史以来的第六部志书。
“为保持事物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部分内容适当上溯,大事记、附录下延至2017年12月,志首前插照片、编题页照片及背页照片突破断限,重点记述建立地级市25年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在出版发行仪式现场,李世恩向记者介绍。
仔细翻开这本厚重的志书,该书分为上、中、下三卷,除概述、大事记、附录外,共设50编,照片615幅,图表437幅。采用小编体式,编、章、节结构,节下根据内容设目、子目、次子目。1—8编主要是总体介绍日照市的区划设置、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人口和城乡建设、体制改革和经济综述等情况;9—21编分别记述各个行业、产业的情况;22—28编主要记述对外经贸、金融、财税、计划、物价、统计及管理监督方面的工作;29—39编主要记述党政机关的职能和事务;40—50编主要记述科教文卫体、社会生活、民俗方言以及区县概况等方面的内容。为把港口和海洋经济、农业经济特色作物和历史文化突出出来,以体现日照市与其他市所不同的经济和文化特色,将港口、渔业、茶叶、莒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升格为编,并以专目的方式,突出记录设立地级市以来的重大战略、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和重大典型。
《日照市志(1989-2013)》作为官修的“地情书”,是外地客商认识日照、熟悉日照、考察日照的重要窗口,是海内外日照籍人士了解家乡的基础依据,也是日照市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对此,李世恩在这部志书的装帧设计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成为志书的一大亮点:封面采用的是绸缎面,纹理清晰,手感丝滑,极富质感,高雅、贵气;颜色上选用了深湖蓝色,厚重、大气,象征着日照的大海,不管是品读者还是收藏者,都可以通过这部沉甸甸的志书感受到日照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淳朴的民俗风土人情。
盛世修志,是每一位史志工作者的殊荣
2012年8月,组织安排李世恩到市史志办工作,在深入了解修志工作在全省滞后的局面后,深感压力,但他更相信事在人为。他带领史志办这个团队决心打一场攻坚战,积极向市政府办公室党组和分管市长汇报,争取启动《日照市志》二轮编修工作。时任市政府秘书长李崇禧支持重新启动修志工作;时任分管史志工作的副市长杨留星非常关心和支持史志工作,为修志工作作出第一个重要批示,给了史志人鼓舞和信心。
2013年1月6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启动新一轮《日照市志》修编”,二轮《日照市志》编修工作全面展开。史志办随之展开筹备工作。
2013年12月26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地方史志暨《日照市志》二轮修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二轮《日照市志》编修进入实质性组稿工作阶段。
为使二轮修志工作高效推进,2014年2月21日,市史志办举办《日照市志》二轮编修业务培训班,邀请省史志专家就地方志续修理论概要、续修志书撰写要求、地方志书行文规范作讲解,市志各承编部门、单位200余人参加培训;9月,聘请7位政治素质高、文字功底过硬、热爱修志工作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成立了《日照市志》编修办公室,根据每个人所从事工作的性质特点和所了解熟悉的行业范围,将承编篇目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李世恩全身心靠在史志工作上,实行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和每月一次的编务会议制度。市史志办有关人员全过程靠在修志办公室,搞好协调服务,整个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以朱洪祥、辛崇法等为代表的全体修志人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辞辛苦,用心修志,他们乐此不疲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在编修过程中,大到一个事件情况,小到一个句末标点,他们都认真核实、仔细推敲、精心修改,拼尽心力,只为修得一部真实准确、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志书。
2017年7月初,按地方综合志书审查验收的有关规定,市史志办将征求意见稿报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部门,再次进行史实审定。9月26日,省史志办组织召开《日照市志》专家评审会议,邀请10位资深修志专家对志稿进行全面评议。评审专家王笃银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我这些年来参与评审的志书中质量最高的,很不简单,日照市史志办和修志人员是用了心的!”12月,这部志书被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评选为2017年度“全省优秀市县级志书”。
手捧出版发行的《日照市志》,李世恩动情地说:“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修志是本行,也是立身之本。修志更是修为,平淡但不平庸。我们修志问道,与天地同在,我们传承文脉,为盛世添彩,这是每一位修志人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留住一座城市的记忆
一部志书的成功,得益于方方面面。
2012年以来,历任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市长对史志工作共作出12次重要批示,日照市史志工作先后于2013、2014、2017年3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13年开始将其列入全市重点工作项目推进落实督查项目,从人员配备、条件支持、经费保障等各个方面都给予倾斜。
让李世恩尤为感动的是:市委书记齐家滨、市长李永红在百忙之中亲自为这部志书作序,让史志人感受到莫大的荣耀。
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和各区县史志办密切配合,积极撰写长编资料稿。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文广新局在财力、场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一切都为这部志书的成功做了最好的铺垫。
因此说,《日照市志(1 9 8 9 2013)》出版成书,体现了全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凝聚着全市史志工作者的辛勤与汗水,承载着所有人的激情与梦想。修志存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部志书记录了历史,留住了一座城市的记忆。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可以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可以启迪后人。
李世恩表示,二轮《日照市志》编修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但志书的应用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出版发行仪式后,市史志办积极拓宽地方志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地方志工作内涵。
充分发挥读志用志的作用。充分利用好日照市方志馆、日照市情网和日照史志志公众号的平台作用,加快进行《日照市志(1989-2013)》数字化进程,将该志书的电子版上传到日照市情网和市方志馆内电子书资料库,以方便广大市民查阅,充分发挥志书“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切实加强志书的交流交换工作。《日照市志(1989-2013)》是一部集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于一体的重要地情文献,为社会各界认识日照、了解日照、开发日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窗口,市史志办将加强与省内外兄弟地市的沟通交流,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日照、了解日照。
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第十条:“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每一轮地方志书编修工作完成后,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在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搜集资料以及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启动新一轮地方志书的续修工作。”市史志办将建立资料库,定期从各单位、部门收集资料,为启动下一轮志书编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履行好地方志承载地方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使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颖路杰)11月21日上午,由日照银监分局、市保险行业协会和市消防支队联合召开的全市银行保险行业消防安全标...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