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新生活 幸福家园喜事多 香河街道新村担当实干谋发展
本报记者 姚彩虹 通讯员 沈洁
幸福家园喜事多,虽然连日的阴雨天让这个冬天格外寒冷,但东港区香河街道新村的村民心里却始终温暖如春,因为再过三个多月,他们的新楼房就能交付了。
11月6日,在新村党支部书记王月军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为村民带来无限憧憬的新楼房。八栋安置楼以及1万余平方米的超市配套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温馨。“明年二三月份配套设施都齐全了,就能交房了,村里出资1000多万进行整体装修,村民可以直接入住。”王月军说。
“从水库边搬过来,大伙住上了新瓦房,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再搬进楼房。”相对于村里的年轻人,69岁的袁安春对于住进新楼有着更多的期待和感慨。
1961年,日照县修建日照水库,水库建好了,水来了,处于低洼的沈疃村却被淹了,搬迁、重建成了当务之急。在当时领导干部的多番考察下,将临沂路西、聊城路北、高新六路以南,也就是现在的香河街道党委驻地,作为了当时移民搬迁的地址,并取名为“新村”。
虽是“新”村,但生产生活环境却并不如意。“那时候,新村是出了名的‘庄稼不生长,遍地淌黄水’。”袁安春说,在历任村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村民克服了恶劣的生活环境,搞起蔬菜种植,家禽养殖,并借助城郊的优势,餐饮、商贸加工、运输得到长足发展,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新村面貌也逐步改善。
更大的机遇在2016年,借助棚户区改造,新村成功改造352户,成为全市棚户区改造“第一村”,创下了腾空率100%、拆迁率100%的记录。
安居乐业是每个村民的期待,如今,住进新房已经指日可待,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每个村民都能增收致富?
实事上,新村的领导班子早已打好了“算盘”。今年6月份,新村从南湖镇流转土地430亩,在发展采摘园充实村民“菜篮子”的同时,村里与丹东凤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注册成立新公司,联合打造中国最大的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
来基地进行业务指导的丹东凤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慎民告诉记者,软枣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P、E多种微量营养元素,维生素C的含量甚至达到了苹果的100倍,是当前深受青睐的水果,市场前景广阔。公司看中了种植基地优越的气候、土壤条件,年后他们就要把整个科研机构及人员全部搬迁过来。
王月军算了这样一笔账,“一颗树苗亩产50斤至70斤,按照保守市场价格每斤30元到50元计算,一亩地的收入最低10万左右。已经流转的430亩土地加上年底即将再承包的200亩,将来种植基地的收入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村里在种植基地所有的收益都将按照前期股份制改革核算出的股份数进行分红,这样不仅村民有了收入,还解决了部分劳动力就业的问题。”王月军说,对于种植基地的发展前景村民信心满满。
从偏远的库区移民村到配套设施齐全的市级文明新村,从“庄稼不生长,遍地淌黄水”的生产环境到前景广阔的种植基地,新村是如何实现从贫穷落后到富裕文明的华丽转变?
在新村的村史馆里,记者找寻到了答案。
村史馆里陈列的不只是记录生活发展的各类老物件,历任村党支部书记简介也是一大亮点。仔细品读,从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元奎英带领村民搬新家,肩挑人抬、挖沙垫路、挖沟排水历尽艰难铲掉贫穷路上的一根根“荆棘”,到第二任党支部书记刘维元带领群众发展粉条加工、肠衣加工、采石等小型工业走上致富路,再到第五任村党支部书记王月军大幅提高村民福利待遇,发放老年人生活补助、幼儿园入学补助、办理村民失地保险……这些“领头羊”身上,始终凝聚着一种精神———实干。
正是凭借这种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57年间里,新村在村强、民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娟通讯员胡彦华)“不但不花钱,还把服务送到了家门口,真是贴心又方便!”近日,东港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