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为啥秋季易伤感, 五类人要警惕“秋季抑郁”,自我调节用三招

今晨6点 2018-09-03 08:07 大字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的肃杀、悲凉之气总让一代代文人墨客在这个季节,抒发着更多的悲欢离合,悲秋也由此而来。那么,为什么一到秋季人们就容易变得很伤感?甚至引发抑郁?该如何自我调节呢?宗和

“悲秋”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秋季的气候和物候容易引发伤感呢?

不可否认,描写或感悟秋景的文学艺术作品确实对后人有一定的影响。像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和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难,人生易老的感叹;“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北宋词人柳永在初秋的阵雨中也感受到了一种凄苦之情;“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这两句诗,更是写尽了秋日的凄凉和忧愁。

当然,“悲秋”情绪的产生,也有着一定的人体生理的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之情绪。夏日里,由于阳光充足,这种“褪黑激素”分泌较少;入秋以后,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会有较多的分泌;如果逢上秋风秋雨的不好天气,日照几乎没有,“褪黑激素”就会大量增多。“褪黑激素”的增多,就会使人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犯懒”,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

此外,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骤然下降,也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

克服“悲秋”有三招

“悲秋”情绪是由主客观的诸多原因引发的,克服或抑制“悲秋”情绪也必须多管齐下,至少,以下几点会有益于人们避免或走出“悲秋”情绪。

首先,要多读一些蕴含积极向上主题的描写秋天景色的作品,把秋天当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季节。

其次,是用饮食和光线滋养好心情。早餐一定要吃好,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就可能无精打采,意志力也可能较薄弱,容易感染“悲秋”情绪。还要注重养心和养肝,多喝玫瑰花茶或菊花茶、莲子茶,因为它们有清肝解郁的作用。多吃莲藕、莲子、甘草、红枣、龙眼等,这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焦虑、抑郁很有帮助。核桃、鱼类等含有较多磷质,也会帮人们消除抑郁。

最后,居室要保持良好的光线,白天尽量不要拉窗帘。秋雨连绵之时,晚上要增加光照,从而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

五类人警惕“秋季抑郁”

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当气温越来越低,景象越来越萧条之时,更容易高发秋季抑郁症。

精神科专家介绍,经研究发现,秋季抑郁症通常起病于成年期,平均起病年龄是24岁,女性是男性的4倍。常年在室内工作的人,尤其是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以及平素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易秋季抑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在21岁至31岁之间的年轻人有些仅仅是轻微的情绪障碍,但轻微的情绪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宣泄或加以疏导的话,就会积郁成疾。“秋季抑郁”多发人群多集中在以下5类人群,需要引起警惕。1.性格敏感多疑,性格内向、不善于倾诉者。2.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3.更年期女性,孕产妇或老年人,部分学龄期儿童。4.刚经历了负面生活事件没得到及时心理疏解的人群。5.常年在室内工作并且体质较弱及平日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尤其是平时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

新闻推荐

在职党员进社区 服务渐成“寻常事”

本报讯(记者周伟通讯员李哲刘凤仪)8月31日下午,东港区秦楼街道银河社区组织开展“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50名机关党员走...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