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比补钙好
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晨整理
传统观点认为,骨质疏松与衰老有关。然而,医学研究证明,三四十岁甚至二十多岁的女性,都有可能罹患此病。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运动和缺少日晒。首先,现代都市人上下班以车代步,最终可能因“习惯性缺乏运动”而导致日后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增加。其次,都市人早出晚归,也是晒太阳少的因素之一。在日照不足的国家,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较高。
无原因的疼痛是主要症状
骨质疏松症病情轻时常无症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骨骼及关节疼痛,多无关节红肿变形,而常伴腰腿乏力、双下肢抽筋,弯腰、翻身、下蹲、行走等活动困难或受限制。一些患者有身材变矮、弯腰驼背的变化,许多病人可反复发生骨折,甚至轻微外力作用,如用力咳嗽、下蹲和晾晒衣被等均能导致骨折。一般情况下,成人40岁以后,每增长10岁,身高会下降1厘米,60岁以后身长平均缩短3~5厘米,这大多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
有半数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会感到疼痛,尤其是女性,经常感到腰酸背疼,或肩背部、颈部、膝部和脚踝部疼痛。严重时可出现全身骨骼、关节疼痛。这种疼痛大多没有原因,可在活动或休息时发生,时好时坏,所以很多人把它当作过度疲劳和肌肉损伤。
如今,宣传补钙产品时说到“腰不疼了,腿不酸了”,其实骨质疏松的症状并非完全如此。血钙较低时,可能会引起腰酸背痛腿抽筋,而骨质疏松患者并不一定血钙低。早期骨质疏松可能不会引起任何不适,当骨钙丢失较多时,才陆续出现腰痛、腿痛、睡觉时小腿肚抽筋、出虚汗或全身骨骼疼痛等症状。
运动和晒太阳是预防手段
目前,尚无安全又有效的方式可使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有的品质,因此预防是关键。要做到科学防治骨质疏松症,运动比单纯补钙更重要。临床研究表明,单纯补钙既不明显增加骨密度,也不能改善骨质量。而经常运动者使骨骼承受的应力增加,同时增加肌肉的力量,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常常可获得较高的骨峰值量和较好的骨质量。一般来说,年轻人运动每周应保证3至7次,每次30至60分钟。对于整天坐办公室的人来说,哪怕能坚持每天多走一段路、多爬一次楼,对骨骼的健康也是有益的。
经常晒太阳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是非常必要的。晒太阳及室外活动,既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又有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作用。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及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妇女来说。
晒太阳实际是在户外活动时,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的照射可使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D,而维生素D是骨骼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可以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从而使摄入的钙更有效地吸收,有利于骨钙的沉积。所以,人们每天平均应有30分钟的光照时间,以保证生成适量的维生素D。
[话养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曹钰迪摄影报道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牟家小庄村住着一位95岁高龄的老党员———郑培玉。多年来...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