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打“农业牌”铺就群众脱贫路
本报讯(记者 黄建玲
通讯员 丁建原)“过去买农资要跑八九里路到镇上,现在只需要一个电话,这些放心的农资就到家门口了,既省时又省心,真是太方便了。”近日,东港区西湖镇荻竹涧村贫困户老李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东港区以开展“心连心结对帮扶”活动为契机,在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狠下功夫,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
围绕黄桃、蔬菜等特色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投资1500万元,在三庄镇战家沟村流转土地1500亩,建设一处农业标准化黄桃生产种植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齐家沟、车疃等10余个村发展黄桃种植3000多亩。除给村民带来土地流转稳定收益外,还给贫困群众带来务工收入200余万元。
发挥产业融合优势,将为农服务嵌入“全产业链”,打造“3公里土地托管服务圈”,构建为农服务的“一条龙”,解决了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去年投资280万元,在三庄镇战家沟村建设一处为农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今年,又投入100万元,建成测土配方化验室和1000立方米的冷藏库,提升了助力群众脱贫的服务水平。
依托日照优粮城电商公司,为贫困村发展电商提供综合服务,推动农产品、农资、日用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贫困村举办电商培训班2期,电商从业人员从最初的4人,已经发展到现在的10余人,农村电商组织货源、包装、物流等服务从业人员达数十人。同时,三庄镇省定贫困村上崮后村和下崮后村,利用建成的游客服务中心,打造了2处特色农产品超市,在服务游客的同时,也推销了山区的特色农产品,帮助贫困户的产品找到一个好出路。
此外,东港区还坚持以“扶贫先扶志”为导向,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先后在三庄、南湖、西湖等镇,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进行了农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共计培训农民100 余人次。
新闻推荐
城市“云端”的财富密码 ——兴业喜来登广场打造楼宇经济新地标解析(下)
本报记者周伟宋庆艳黄海之滨,潟湖之畔。两栋高达188米的写字楼,每当夜晚来临,在夜晚灯光的映衬下,光彩夺目、美轮美奂。时而变换的各种夜景图案,为这座滨海城市上空渲染出一个五光十色的...
日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日照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