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湾:让临港生态产业在日照生根 ——记全国首个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工程
本报记者 蒋月阳
“南拦沙堤的前端,深入海里接近1公里。建成后,全市的海岸风光都能在长堤上尽收眼底……”12月10日,海风拂拂,在“海龙湾”南拦沙堤施工现场,项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丢”了30多年的海滩,要回来了!
时间的注脚回溯到2016年11月26日,日照港港口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工程举行开工仪式。
作为全国首个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工程,计划将石臼港区煤码头全部改移至远离城区的南作业区,对腾出的煤炭堆场港口岸线实施整治修复,用两年左右时间逐渐形成约46万平方米的自然沙滩。
向退港还海修复工程宣战,建设山清水秀日照!随之凝聚起的,是整个日照的绿色发展共识,生态建设合力———
“举全港之力,为日照打造一座新名片!”对整个工程的规划,日照港集团董事长蔡中堂充满信心。随着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既延长了城市生态海岸线,优化了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布局,又进一步减少了港区泥沙淤积,改善了港口通航和生产条件,石臼港区设计通过能力将由3亿吨提高到4.5亿吨,大大提升了临港土地的经济价值。
日照因港而立,港口与城市相伴成长,港口也承载着日照的追求与梦想。
实施港口岸线修复整治工程,是日照港贯彻落实“生态立市”和“旅游富市”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优化港口发展结构,改善港口环境,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实现城港互动、融合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2年,因日照港煤码头建设需要,沿原岸线向海侧推移数百米,建设了以浆砌石挡墙和扭王字块护面为掩护的煤堆场东护岸,该岸线自然沙滩不复存在;2013年,市委、市政府抓住瓦日铁路建设的大好时机,实施了石臼港区规划调整建设工作;2015年,石臼港区规划调整建设工作获交通运输部和山东省政府联合批复,将腾出近2公里自然海岸线和2000余亩港口用地作为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用地。
在此背景下,日照港集团克服存量转移压力大等困难,于2015年3月提出将紧邻灯塔广场南侧的港口工业岸线进行生态修复整治。规划将进出港铁路由“北进北出”调整为“南进南出”,解决铁路货运穿越城市人口密集区的现状;同时将污染比较严重的大宗散货和煤炭作业搬迁至离城区比较远的南作业区,港口功能布局逐步由“散集混合”调整为“北集南散”,真正实现退岸还海、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市民的目的。
对于“海龙湾”项目,国家海洋局赞不绝口:“这是全国首个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成生态旅游岸线的典型案例,国家将予以资金支持!”
据了解,“海龙湾”将结合当地海域水文特点及潮流泥沙运动规律,通过建设弧形的长堤、潜堤、隔沙堤等防护和修复设施,在先期人造、后期自然淤积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蜿蜒美丽的自然沙滩。该项目的实施,可将每年几十万立方的海沙淤积量引导至整治区域。同时,可有效利用石臼港区主航道疏浚物进行陆域回填和沙滩再造,节约大量港口生产成本。工程建成后,目前的煤码头、栈桥及部分有代表性的港口设施,将作为港口历史文化要素被保留下来,供游客参观。港区里的老灯塔也会保留,建成灯塔公园,实现万平口景区岸线向南自然延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港口岸线退岸还海修复整治工程是“城市双修”的生动实践,更是日照市未来新的增长点。
以“海”为中心,日照早已准备就绪,全力做好“城海互动、向海发展”的大文章。
新闻推荐
39名志愿者捐造血干细胞血样 用实际行动点燃白血病患者生命的希望
志愿者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血样。本报记者化玉军心“髓”我动,爱心传递,点燃希望。12月8日,日照市红十字会走进日照市林业局,对该局39名志愿者进行了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8日下午2点,在日照市...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