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育是一门艺术 ——暑期大连研修心得体会

日照日报 2017-11-18 07:00 大字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丁君

丁君,1987年7月参加工作,在巨峰中心初中从事化学教学工作,1993—1997年在奎山中心初中任教,1997—2000年在石臼二中任教,2000年7月至今在开发区中学任教,开发区化学骨干教师。

7月21日下午我们毕业班的老师们在鞠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大连,参加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与班级管理策略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五场专题报告听下来,收获真大。

以下是我整理的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场专题报告给我的启示是,用师德承载师能,努力做一个让学生敬佩的老师。

郑重老师是著名的教师教育家,虽然他讲的是核心素养下的班主任工作,但我听了一样非常收益。

他说,人生除了年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不劳而获。真是这样啊,所以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必须终生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和知识水平。一个人的成长状态,不在于别人怎么要求你,而是在于你自己怎么要求自己,要坚持学习,多读书,好好充电,你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学生对你是仰视、平视还是俯视。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做到上学生喜欢的课———信其道,做学生喜欢的人———亲其师。“一个老师把课上好是最大的德行”,我很赞同。用师德承载师能,对学生艺术的负责任。

第二场和第三场专题报告是全国优秀教师、班主任槐金枝和特级教师万平老师主讲,她们的事迹特别感人,非常震撼人心。她们真正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渊博的知识底蕴、不懈的进取之心、良好的师表形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认认真真地承担起对学生应有的教育责任,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锻炼自己,逐步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教师。万平老师为了训练一名有智障的孩子养成按时上学的习惯,每天一大早坚持去孩子家门口等孩子一起上学,坚持了45天!她的教育责任心可见一斑。这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努力加强修养,提高教育责任心,向高素质前进。

第四场和第五场是沈阳大学社区学院长刘凌波教授的主题报告,题目是《新常态下教育工作者的素养》,刘教授知识渊博,风趣幽默,他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给大家讲解了新形势下一名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跟上时代的步伐。他特别强调:1.师德为先:优秀就是一种习惯,习惯就是一种文化。要注意修身,品德高尚的人影响力就大。品德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修炼出来的。2.能力为重:(1)教书育人:善于学习,把工夫下在讲课之外;充分准备,把工夫下在讲课之前;灵活运用,把技巧贯穿讲课之中;持续行走,把反思跟在讲课之后;螺旋上升,把提升落在讲课之内。(2)自我完善:一是要注意个性塑造,个性是一个人的重要标志,个性鲜明的人影响力最大。多样化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是人民满意教育必不可少的。二是要感悟艺术:教育就是心灵的艺术,真正的学习在于提高悟性。这一点是和郑教授讲的对学生艺术地负责任是一致的。最后,刘教授也强调要终身学习,走专业发展之路。自由是必须的,宁静是有益的。欲望的攀升是无休止的,那样时刻是心不安、心不宁的。做教育是淡定的,应该是幸福、快乐、从容的。

走出去,长见识,学东西。把工夫下在讲课之外是为了更好的上课。这是一次有益的学习之行,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新闻推荐

日照开发区引育并举抢占人才开发制高点

本报讯(记者邢慧通讯员林辉)11月份,来自齐鲁工业大学的朱德强博士已经正式挂职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管委副主任,并开展工作。朱德强博士毕业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发酵工程专业...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