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腔调
□梧桐秋语
第一次看到胡竹峰这个名字的时候是在车前子的散文集《册页晚》的后记里,他为车前子写了一篇《博雅与从容》,车前子是个怪人,有苏州味,读过他的很多书,从来没见过他让别人写个序,题个跋,所以当看到有胡竹峰的字,想来必是有非凡之处就多看了几眼。果然,读来异常有味道,他说车前子的文字很好,不是很惊艳的那种,而是会心熨帖的一类,静静的,悄悄的,像冬天夜里悄然而至的雪花,簇簇下在瓦片上,一切都是暗暗的。又写车前子的散文有古怪的念头,有跳跃的句式,又有离奇的感觉,嘟嘟囔囔的絮叨晃得人眼花缭乱,像青瓦片在湖面打水漂,满篇胡话,但骨子里有老庄超然物外的洞察,有道家的古风和禅的意味。
文字不多,因我也喜车前子,且与胡竹峰对车前子的感觉有相似之处,于是就觉得胡竹峰评论车前子的文字有亲切感,需要会心一笑。又觉得短短的一篇小后记确实有味道,索性就多买了几本胡竹峰的书读。也正如他自己说,一个人的文章三五句读下来,投缘的,彼此文气就贯通了。我与他投缘。
《民国的腔调》是我顶喜欢的。书中记录了32个民国文人的故事,“民国国运坎坷,但文章有郁郁生机”。他将民国文才归为一石,梁启超,王国维得一斗;陈寅恪,陈独秀得一斗;沈从文,废名得一斗;梁实秋,钱钟书,林语堂得一斗;萧红,张爱玲得一斗;郭沫若,老舍,巴金,茅盾,曹禺得一斗;张恨水,徐志摩,郁达夫得一斗;钱穆,顾颉刚,梁漱溟得一斗;剩下的那些人分那两斗。其中,鲁迅和周作人不在内,因为他们属于整个中国。
如果单就《民国的腔调》去了解民国的文人倒没必要,我是更喜欢他的语言的跳脱,他写他喜欢张恨水的作品,因为喜欢他身上的元气,从青年到暮年,没有显著的低谷。他说读鲁迅的作品比较不容易读,可以先读三五本鲁迅的传记,抑或年谱,可得佳境——— 身世是作品的底色。他喜欢鲁迅,文章读二十遍以上还觉得像刚泡的铁观音一样醇厚。又说花言巧语是鲁迅的文字风格,之所以不断阅读鲁迅,更多是对花言巧语式白话文的沉迷。说周作人的文章比鲁迅的欺生,写得如春绿夏露秋雨寒霜,入了定,岁数不够读不出好。说鲁迅简练如刀,一刀见血,三拳两脚击倒对手。周作人刚柔如鞭,看起来舒徐自在,鞭力过去,如秋风扫叶。他俩的出现,给现代汉语一个语惊四座的开端。
书中写正经文字幽默风趣,写八卦文字也不含糊。他写郁达夫是一流朋友,一流作家,三流丈夫。八卦胡兰成,写他的政治的事终像桃花运一样的糊涂。说郭沫若早期是文人,后来是御用文人。文人一御用,便无足观。这样的文字非常多,他会突然地跳脱出正常人的思维,有跳跃性的文字读来总是让人感觉愉快,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神清气爽。
胡竹峰虽是一个八零后,看他的书看多了,却觉得他有老味,行文也老道。中国传统书画文化在他的作品里贯穿始终,信手拈来,不沾痕迹地植入于作品中。他写梁实秋是典型的才子,行文花气袭人,笔锋常带情感。胡适的信有情有趣,看了舒服。文笔淡得不能再淡,像旧纸上宋元人勾出的远山。废名诗人的气质在文章中大量留白,使得其作品每每具有水墨效果。汪曾祺作品的底色虚室生白,让人看了不累。这样的句子读完总是眼前一亮,说不出哪儿好,或许也正如他所说,说得出好的就不是好了。他也是读了那么多的书,打通了那么多关节,多么了不起。
我因为太喜欢《民国的腔调》这本书,看完之后推荐给了女儿,她读完一遍之后也觉得好,就在喜马拉雅电台开了频道,每晚读两句,断断续续地也快读完。后来我又买了两本送给朋友家的孩子,她们也很喜欢。一个人的文章三五句读下来,投缘的,彼此文气就贯通了。我喜欢的,你也喜欢,我们的气息也就贯通了。
原创书评,1500字左右,投稿邮箱:wenxinting20@163.com
扫描二维码(见本报1版左上角),关注黄海晨刊“读日照”投稿
读者亦可报名参加在日照书城举办的“日照读书会”。
欢迎来稿!
欢迎参加读书会!
新闻推荐
一座城市的文明,一看颜值,二看出行,再看内涵。咱看看这个市级文明单位创城干了啥 日照高速交警3年同擦一扇“窗”
本报记者于立伟通讯员李继玲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办公布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日照市以优异成绩成功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这是继日照喜获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全国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三连冠”...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