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e”线销售让农特产搭上互联网快车 ——岚山区用活网络助力***

日照日报 2017-11-14 05:49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李娜

古语道“酒香不怕巷子深”,殊不知山水阻隔、音讯不通,再香的酒,也经不住盘盘绕绕、弯弯曲曲的“巷子”。对那些藏在偏远农村地区的土特产来说,尤其如此。如何把“巷子”缩短,让“酒香”飘远?岚山区商务局结合自身职能,大胆尝试新思路、新办法,探索出了“电商平台+土特产品”的新路子。

“公益扶贫原产地直供黄墩新鲜采摘仙桃上市……”日前,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被这样一则消息刷屏,配图的鲜桃“粉中透红似娇醉、累累垂垂压枝睡”,让人口舌生津、垂涎欲滴。其中一张图片上的“岚商公益”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岚山区商务局继今年7月份开展“村淘公益行·电商扶贫合庄桃”行动之后,再一次开展的电商扶贫公益行动。把农村土特产和电商扶贫结合起来,为远在深山无人知的农产品,搭建了一条传播广泛、喜闻乐见的网络销售渠道,助力农民种植户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e”路奔跑。

黄墩镇刘家沟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里种植的“映霜红”桃只有2000棵,规模小、位置偏,虽然个大肉鲜、声名在外,但由于道路不通、销售不畅,很多外地人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批量采购更是谈不上。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当地桃农只能挑着筐子到省道上叫卖,收入多少暂且不谈,在路边摆摊也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市场需求就是工作导向,民生所求值得放手一试。岚山区商务局带领区电商运营中心和黄墩镇电商扶贫基地,线上线下齐发力,从10月23日起,以平均750公斤/天的速度帮助该村种植户销售“映霜红”桃。让“藏在深闺”的农家土特产,搭乘互联网快车跑到了城里人的面前,跑进了千家万户的果盘,为农村土特产由“土”变“金”搭建了网络销售渠道。“有了电商售卖这条大路,刘家沟村这一季的所有桃我们基地全部包销代售。彻底解决贫困户卖桃难的问题,助力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黄墩镇电商扶贫基地负责人辛全权信心满满地说。

据悉,今年7月份,岚山区商务局就已经进行过类似的尝试。短短三天,高兴镇的2万多公斤合庄桃就被售卖一空,解决了当地果农的燃眉之急。为确保电商扶贫公益行动顺利开展,今年9月份,岚山区商务局在安东卫南街农贸市场设立了岚山区特色农产品电商扶贫公益点,帮助贫困户销售桃、梨、面粉、花生油、小米、花生、地瓜、时令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目前已帮扶15户,销售额已达3万多元。

接下来,省级贫困村中楼镇崔家峪村的120余亩、11.5万公斤苹果也成熟了,岚商公益的电商扶贫脚步也已然在路上…… 

新闻推荐

走访调研助力企业发展

本报讯(记者管玉杰通讯员刘洋)走访调研助力企业发展。日前,岚山区法院组织法官走进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就近期受理案件中普遍存在的“企业工程层层转分包造成农民工讨薪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