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供销合作社的“老”与“新”(上)

黄海晨报 2017-09-28 02:16 大字

本报记者 王娟

编者按

合作社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多次论述过合作社的问题。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1954年,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几十年来,供销合作社在联系城乡、为民服务、商贸流通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照,供销合作社作用更是举足轻重,“门市部”曾遍布城乡,成为几代日照人抹不去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变化,供销合作社也产生了巨大变化。几十年来的成长与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时代的发展轨迹。如何更好地发掘历史、总结经验,进一步打造成居民生产生活服务平台,成为新形势下供销社人必须面对的试题,同时,也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所感兴趣的题目,在前期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也是广大读者、尤其是中年以上读者兴趣浓厚的话题。

日照市供销合作社与黄海晨刊共同组织的“日照供销合作系列采访”,今天开始,与读者朋友见面了,从现在到年底,我们将与读者朋友一起回顾与瞻望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今天以及未来走向。欢迎感兴趣的读者与我们联系,在随后的调查采访时,我们将有选择地邀请热心读者同行,或者就由您来执笔该次采访写作。

“听诊器、方向盘,人事干部、营业员”,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传于全国的顺口溜,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最令人羡慕的四大职业,以“营业员”为代表的供销合作社,成为那个时期的全民记忆。她曾是数亿农民生产、生活离不开的地方。在那个物质相当匮乏的年代里,供销合作社简直就像魔术大师手里的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供销社系统一下子被冲击得“溃不成军”,不仅辉煌的记忆不再,而且一度“走失了”自己。

其实,供销合作社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了的新中国发展变迁史。每一座城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轨迹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紧密相联。

如果说从1939年日照县委办起全省第一处村级消费合作社算起,日照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日照供销社)已经拥有了一本近80年的史册。在这本史册上,日照供销社有过呼风唤雨、风光无限的回忆,也有过遍体鳞伤、迷茫中绝地反击的记忆。为了追溯日照供销社80年的脚步,记者对日照供销社80年的风雨征程进行全面梳理,从她的崛起、辉煌、低谷、生机、发展五个阶段全方位解读,重温老去的奋斗记忆与峥嵘岁月;记录新时期的浴火重生与辉煌再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承担城乡流通、保障物资供应的社会责任

日照供销社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发挥了服从和服务革命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由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实行,职能开始转变,供销社开始承担起城乡流通、保障物资供给的社会责任。在当时,尤其在农村供销社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这一时期,是供销社快速成长期,日照供销社也迅速发展,与农民、农村、农业建立了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一方面积极供应农民生产资料,推销农副产品,向农民廉价供应基本生活用品;一方面,大力收购农副产品,供应县城。广大干部职工艰苦创业,肩挑背扛,送货上山下乡。短短几年时间,凡是百户人口以上的村庄都有供销社代销点。供销社不仅成为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而且成为连接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农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据《日照市供销合作社志》记载:1956年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干部职工1726人,直属企业5家,基层供销合作社16处,农村购销网点732点处,网络遍布全县城乡。

【大事记】

1939年12月,日照县委迁驻薄家口子,发动群众入股筹集资金40元(法币)采购烟叶、白酒、食盐、火柴等日用品,办起全省第一处村级消费合作社。

1947年12月14日-18日,成立日照县合作联合社,驻巨峰区河西村。

1953年起,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心由向农民负责,转向对国家负责,以致力于完成国家经济计划指标为经营方向。

1955年3月,各县供销合作社对棉布、棉纱、棉花、粮食、油料实行统购统销,人民实行凭票定量供应。

1955年4月,日照县联社改称“山东省日照县供销合作社”。

1956年,在全县建立代购代销点,百户以上人口村庄均有购销网点,便于群众购买生产、生活资料。

1965年,日照县供销合作社从外地购进大批苹果苗、山栗子苗、葡萄苗、山楂苗、柿树苗、桑蚕种等,扶持农村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1966年春,日照县供销合作社组织“南茶北引”,首次从南方引进茶苗,分别由岚山供销合作社和丝山供销合作社栽植于岚山北山和丝山双庙,面积8.7亩,获得成功。

【面孔】

王智民:1950年,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7月,王智民任日照县供销社副主任。1962年任县供销社主任。在其任职期间,按照供销社的业务特点,贯彻实行“为社员服务、平等股金不分红,对社员进行配售”的方针,推广使用化学肥料、新式农具、优良品种等,推动了供销社集体经济迅速发展。群众生活困难时期,他积极解决群众的缺粮问题。

王智民秉性纯朴,为官廉洁,不吃请不受贿,现在供销系统还流传着他“这双“皮鞋”抗穿”、“三个地瓜一顿饭”的轶闻趣事。

【关注】

《滨海合作通讯》1947年12月(节选)

日照县的合作社,半年来在之前翻天覆地的土改运动中,坚持生产,并结合土改运动发展新社、社员、股金等,根据群众需要组织棉纺、医药等生产。

《日照供销合作社志》(节选)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供销合作社注重扶持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饮食业、服务业、社办工业,注重生产资料经营、生活资料经营。

1958年,日照丝山供销合作社在查明了全区适宜种植的面积后,工作人员深入湖西头、雹泉庙、冯家沟等农业合作社,组织社员群众,利用荒山野岭、水库堤坝等栽种金银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店后厂”一道亮丽的风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路子首先从农村铺开,与农村联系最紧密的供销社首当其冲发生变化。

这一时期,根据中央、省、市的文件精神,日照供销社落实政策内容,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轨变型,参与到这一改革浪潮中,进入了发展关键时期和辉煌时期。

市供销社在原有承担城乡流通、保障物资供应的基础上,向多产业融合发展。在注重农村阵地的同时,向城区进军,工业、服务业、加工业开始崛起。

“前店后厂”就是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基层,每一个供销社都办起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由于刚进入市场经济改革阶段,整个社会物资还比较匮乏,供销社的这一生产、销售模式,基本上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物质需求,也是城乡居民主要的消费方式。

在城区,供销社陆续新建了一大批较大的百货商场、批发市场、宾馆酒楼、日用工业品公司及各类加工企业,为城乡流通服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截止到八十年代末全市28家供销社企业无一亏损。

市场经济给农村带来产业结构调整,供销社在服务农村体系上也开始转型。通过拓宽经营服务领域,切实发挥了农村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完善了商品生产服务体系。从单纯的经营型逐步向经营服务型转变,逐步成为集供销、贮藏、运输、加工、技术、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经过一系列深化改革,各级供销社充分发挥了促进生产、引导消费、保障供给的作用,达到有史以来最辉煌时期。

据资料记载:1981年至1985年间,供销系统购销总额达到6.7亿元,比1966年至1975年10年的购销总额多出了5350万元。

1983年至1987年,全市供销社年商品销售额均突破1亿元,利润突破300万元,28家企业无一亏损。

1987年至1989年,为适应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兴办了为农服务的加工工业和储运业,扶持农民发展商品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壮大了供销社经济。

1989年全系统国内商品纯销售额近2亿元,较同期增长14.5%。

【大事记】

1978年5月各县合作供销社取消革命委员会称谓、改称XX县合作社;基层社、门市部及代购代销店均相应改变称谓。

1980年1月,日照县供销合作社决定,全县21处基层供销合作社实行“利润提成奖”。

1981年末,日照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利润446.9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四项指标占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第一名。

1982年下半年,各县供销合作社系统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

1985年5月,县联社改称日照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1988年1月3日,日照人民商场建成开业。

1989年,全县系统自有流动资金2095.6万元,较上年增加318.5万元。

【面孔】

崔永祥:1975年任日照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他干一行爱一行,1983年供销合作社进行体制改革,他积极制定改革方案,考察选配干部,为加快改革步伐,做了大量工作。被查出患癌后,带病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即使任职调研员时,他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下基层进行可行性调研。在其努力下,建起了果品加工厂、五味瓜籽厂、土产公司家具厂、废品加工厂、冷藏厂、面粉厂等。

【关注】

1972年8月22日《大众日报》发表“发扬一条扁担的革命精神”的文章,全面报道了日照县涛雒供销合作社勤俭办社的事迹。

涛雒供销社升为省级先进企业———《日照报》1988年12月9日

在省政府最近公布的500多家省级先进企业中,日照市涛雒供销社榜上有名,这在临沂地区供销社系统基层中是首家。

新闻推荐

西湖镇关爱农村孩子身体健康

近日,东港区西湖镇卫生院组织医护人员对全镇17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据悉,该镇卫生院每年度都对辖区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对数据统计分析,形成健康检测报告。同时,联合校园积极开展...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