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谱气”的山村当家人 ——记石场乡马家山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安收
本报通讯员 李维江 牟宗刚 李杰
马家山庄村是石场乡的一个小山村,这里面对青山,小溪环绕,环境清静,风光秀美,是城里人难得的好去处。然而,在以前,由于地处偏僻,耕地面积少,群众致富无门路,一直摘不掉“穷帽子”。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安收带领“两委”一班人,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打长远谱,干实事,改善了村庄面貌,增加了群众收入,使全村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称他是一个“有谱气”的当家人。
把党员干部的作用发挥出来
马家山庄村位于乡驻地西15公里处,全村59户、172口人,耕地面积191亩,山场面积292亩,党员17人,“两委”干部4人。村虽然小,工作却一样也不少,***、美丽乡村建设、防火防汛等,每一项都是硬任务,同时,群众大事小事有需要村里解决的,村干部也需要靠上干。
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王安收,深深意识到,只有自己带好头,把党员干部的作用发挥出来,才能把村里的事干好。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开始,认真落实乡党委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明确“村两委”干部分工,坚决落实“村两委”干部轮流坐班制,每名村干部每周坐班两天,遇到坐班人家中有事,其他人轮流替班,并发挥“AB”角作用,保证上级来人安排工作有人落实,群众有事专门有人干。同时,在村党员中建立“联街、联户、联扶、联富”的“四联”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爱村庄、护环境、脱贫困、一起富。
市交通局派驻马家山庄村“第一书记”裴志刚,自来到该村第一天起,就成为了村中的一员,他周一至周五在村里“上班”。
王安收注重发挥“第一书记”作用,遇事就与“第一书记”商议,带领村干部一起访民情、解民忧、干实事。
坚强的班子,释放了巨大的战斗力。在王安收的带领下,该村通过积极对上争引项目,投资30多万元,将村主干道和村内房前屋后道路全部硬化、绿化、净化,并铺设石板样板巷105米,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投资40万元,修建生产路1.5公里,建设了小广场;积极实施改厕工程和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王安收与村“第一书记”裴志刚一起积极争取资金32万元,修建16间房屋作为村内的互助养老院,在互助养老院北侧建成一处农家乐饭店;在互助养老院内,将一口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古泉改建成古井。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使用,为推进村庄发展、深化扶贫工作打好了基础。
让群众有事干能挣钱
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带领山乡群众致富,实现长效脱贫,防止贫困户返贫,王安收有自己的“谱气”。
他在全乡带头落实光伏扶贫政策,率先在村办公室房顶安装光伏板,利用16万元扶贫产业资金,建成30KW光伏电站。目前,该项目已并网发电,预计年收益2万多元,其中供电收入30%用于光伏电站的设备维护,70%收入发放给贫困户,以此建立“长流水式”扶贫脱贫机制。
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王安收带领村民利用30万元扶贫资金,建成了2个扶贫果蔬大棚,计划发展山菜、大棚大樱桃,通过租赁增加村集体及贫困户收益,租金分配按照村集体占30%,用于发展村公益事业,其余70%发放给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户,按照差异化分配的方式,重点解决本村无劳动力或遭受重大灾难、疾病的贫困人员,实现有效脱贫。同时,大棚用工优先吸纳周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增强贫困人口的工资性收入。
为拓宽致富路子,带领村民增加收入,王安收将自己掌握的苹果、小米种植技术无偿教给了村内的贫困户,发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带头成立青青家庭农场,发展富士、小国光、美国八号苹果、核桃、大樱桃有机水果80余亩,种植黄烟100亩,谷子等杂粮50亩,芋头、大姜50亩,使本村及周边村90名劳动力增加了收入。为提升农产品产值,他筹资220万元新建500吨恒温库、150吨低温库各一座,有效解决农产品储藏难的问题。
针对村内有劳动能力的妇女缺乏赚钱门路的问题,王安收积极走出去,利用闲置房屋,引进日照一家鞋帮厂,解决本村30余名妇女劳动力务工问题。经过产业带动,让村内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实现了“脱贫不出村、打工家门口”的愿望,让他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提高家庭收入,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让困难老人吃上热乎饭
在帮助贫困户脱贫解困过程中,王安收发现虽然现在都脱贫了,但是还有部分老人吃饭的困难没法解决,一些单身老人不会做饭,留守老人有钱做不熟饭,残疾老人做不了饭。脱贫未解困的难题萦绕在王安收的心头。
为全面解决老人的吃饭难题,他想方设法在互助养老方面做文章,组织“两委”干部到洪凝街道红泥崖村和本乡的仲家崖前村学习。回来后,他走访村10多名老人,听听他们的意见,老人们意见很一致,都认为这个事很好,很乐意。
在经过与“两委”干部研究后,该村利用前期村内建设的16间幸福养老院,在村内开展互助养老。通过严格“两审一评”工作程序,选出16名贫困孤寡老人和5名护理员,在今年7月正式运行,让老人们实现集中就餐,给3名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行送餐上门。
第一次送饭的时候,一名瘫在床上的老人抹了把泪说:“俺身体不好,下不了炕,平时吃不上个热乎饭,现在村里把热乎饭送到俺家里,比俺子女照顾的都好。”听到老人说这些话,王安收感慨万千,他觉得自己作为村里的支部书记,应当照顾好这些老人,必须把这件事长期搞下去,而且还要让村里更多的困难老人加入进来,让他们能够真正脱贫解困。经过研究,将5名护理员每月增加工资700元,大家积极性都很高,村里群众都认为村里办了一件非常符合实际的好事。
“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帮助群众走出困境,这是一名支部书记应该做的。下步,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充分利用村里的环境资源,朝着发展民宿旅游、林果采摘等方向继续努力,让村里的老少爷们过上好日子。”面对村里的变化,王安收没有满足,他将追求下一个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家晓张静)今年来,借全区全域土地督察契机,市国土资源局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建设用地批而未供、低效闲置土地专项清理活动,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促进批而未供、低效闲...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