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照料:精细化扶贫扶到根子上 ——日照探索破解老弱病残脱贫解困难题纪实③
本报记者 窦亚昆
近年来,日照在扶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早已完成了从大而宽的一揽子政策向精准帮扶的转变。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对于贫困群众中最亟待脱贫的“老、弱、病、残”群体的帮扶,已经不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日常照料、关怀救助等多种多样的精细化扶贫手段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精准扶贫要扶到点上、根上”———找准“病根”,才能“药到病除”,才能事半功倍。
志愿者为特困群众带去新希望
家境贫寒,5年前患上肺气肿丧失劳动能力,只能靠养鸡糊口,妻子去年又确诊子宫肌瘤,手术费还有上万元的缺口———东港区后村镇宅科二村60岁的崔久太,被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压得喘不过气来。
就在绝望之际,崔久太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后村镇扶贫办联系了全市志愿者团体,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出倡议———认购崔久太饲养的公鸡,为他的妻子解决手术费问题。
结果,后村镇党委书记、镇长,街坊邻居和其他社会上的好心人以及32位爱心人士,以每只100元的高价格很快把94只公鸡认购一空。
9400元认购款拿在手中,崔久太的难题解决了。“政府还告诉我,以后会继续关注我的家庭情况,感谢大家的帮助!”崔久太激动地说。除了认购公鸡,扶贫部门还结合崔久太家庭具体情况,为他有精神障碍的妻子办理残疾证明,申请了低保;为他的女儿办理了贫困学生救助;为他申请了富民农户贷。有了精神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照顾,崔久太对未来重燃起希望。
扶贫志愿者是参与扶贫攻坚的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全市的扶贫志愿者一直在广泛开展为贫困群众送服务活动。依托微信、微博凝聚扶贫“微力量”,通过众筹帮销、义买义卖等方式帮助像崔久太这样的贫困户解决物产销售难题。通过“积善之家”公益超市,以集中捐赠、日常捐赠、社会众筹等形式,志愿者团队收集整理闲散物品,经由公益超市平台统一消毒、清洗和维修,配送到有需求的贫困家庭中。从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组织扶贫志愿者走进贫困家庭,做家务、拉家常、献爱心。目前,全市已有3.4万余名志愿者主动参与扶贫工作,凝聚起扶贫解困的强大社会力量。
因户施策 信息共享打造扶贫新格局
摸清每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户施策,同时在具体的帮扶过程中,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人员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在一套有效联络机制的串联下,更好地尽到自己的职责。
日照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运作+社会志愿参与”的方式,探索构建统筹城乡扶贫“一键解困”新格局。如何解决分散在城市各处贫困群众的家政服务、生活配送、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精神慰藉、紧急求助等问题?尽快搭建综合信息平台是关键。
一部带有SOS键的简易手机,是日照市政府为老弱病残等特殊贫困人口免费配备的新装备。当需紧急求助时,贫困失能人员只需按SOS键,就能切转到信息平台,显示求助人的家庭地址、姓名、年龄、病史以及结对帮扶干部、责任医生等基本信息。根据求助需求,信息平台第一时间通知公益岗位服务人员、村“两委”、帮扶干部或有关机构、社会志愿者、加盟店等送服务上门。若遇到身体不适或其他紧急情况,信息平台第一时间通知家庭医生、120或其他施救队伍及时救助。15分钟上门服务圈的打造完成,实现了对城乡贫困群众的“一键解困”。
除了应对突发情况准备得当,日照在对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依托市阳光大姐家政服务公司,日照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阳光助残温情服务”行动,保证每周每个残疾人接受不少于6小时服务,特殊情况随叫随到。阳光大姐家政服务公司按区域分片由专人负责残疾人居家服务管理工作。目前,先行试点的东港区已聘请10名护理员,月工资1000元,对46名贫困残疾人开展上门护理服务。
新闻推荐
近日,位于金海路与昭阳路交会处东北角的“口袋公园”已完工。该公园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于2016年通过金海路拓宽拆除腾空土地进行绿化,保留原有雪松等大型乔木,建设廊架、园路、广场等设施,配...
日照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日照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