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滨海小城日照的加速度

济南日报 2017-07-22 12:51 大字

日照绿茶成品牌。洁净柔软的金沙滩。美丽的滨海小镇。(本报记者 陈长礼 摄)本报记者 王彬编者按

新常态下,各地在经济下滑压力加大的不利形势下,积极把握新的发展机遇、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寻找新的发展动能,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在山东,作为滨海小城的日照,在规模、实力均属“小块头”,且周边“大块头”城市林立的情况下,提出了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富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五大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其2016年全年和2017年一季度GDP增速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其蓝天、碧海、金沙滩的自然禀赋和生态环境令人羡慕。然而,如同硬币的两面,令人羡慕的背后是“滨海小城”的尴尬——经济体量在全省倒数第二、面积在全省倒数第三,人均GDP在全省平均线以下,是沿海欠发达城市。环视周边,与日照接壤的青岛、临沂、潍坊,要么经济实力雄厚,要么“块头较大”。

一方面自身是“小块头”,一方面还面临“大块头”的包围,日照的出路在何方?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作为“滨海小城”,日照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以追赶、摘帽(到“十三五”末,全市人均GDP赶上全省平均水平,甩掉“沿海欠发达”的帽子)为目标,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把工业和旅游作为产业支撑,以开放和人才作为动力之源,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富市、开放活市、人才兴市五大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新日照”。

数据显示,2016年日照市经济增速持续回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2.4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4个和0.5个百分点,列全省17市第二位。今年一季度,日照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5.08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2.0个百分点,比全省高2.4个百分点,同样居全省前列。

新常态下,日照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其成功的经验证明:只要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围绕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小城同样可以有大作为。

生态立市拉长长板 让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蓝天碧海金沙滩,阳光绿地大自然。“生态”之于日照,不仅是美誉,更是一种思维习惯。长期以来,日照靠生态优势抢得了许多发展先机,可在新常态下,转型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间的矛盾日渐凸显。

前行中,日照在反思:如果经济搞上去了,老百姓富裕了,但环境破坏了,身体垮了,又有什么意义?发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生态禀赋倘若不能加以保护,不仅优势丧失殆尽,甚至连生存发展都难以为继!于是,日照重新确立城市发展的“五大战略”,“生态立市”被列在首位。围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日照”总目标,“生态日照”成为日照着力打造的金字招牌。

2016年底,全国首个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生态修复项目“月亮湾工程”开工。运行近30年的日照港煤炭装运码头旧址上,3公里生态岸线和45万平方米金沙滩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届时日照傲人的金沙滩可串联成线,成为城市耀眼的“金腰带”。

日照绿茶是日照的一张“名片”。如今,茶产业真真正正让日照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2003年才进入济南市场的圣谷山日照绿茶,现在已成为日照绿茶中销量最大的品牌之一,注册成功的第四年即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日照“十三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30万亩,干毛茶总产值46亿元,主产区茶农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在发展经济和生态呵护之间,日照还不断证明: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

成立于1992年的山海大象集团,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起步,近年来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战略。2013年,该集团与德国能源署合作,引进先进的被动式房屋技术,全力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2015年,该集团又成立大象能源,推进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开发环保新能源。山海大象集团的转型之路,正是日照以生态立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如今,日照收获了一系列生态名片:“全国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世界清洁能源奖”、“联合国人居奖”……

以生态立市,不仅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其实也是在发挥长板理论,把日照的好生态利用好,从而带来旅游产业、茶产业等的壮大,将城市发展的上限大大提升。

工业强市、旅游富市 双轮驱动驶入快车道

作为滨海城市,日照的产业出路在哪里?

作为有着良好工业基础的城市,日照把工业作为强市之基,摆到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加快膨胀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效益,隆起发展脊梁。

围绕按照打造山东半岛重要临港产业基地的目标,日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日照紧紧扭住“突破园区,聚力招引”这个牛鼻子,引进新加坡金鹰集团投资

200亿元的清洁能源项

目,飞奥无人机发

动机、太古飞机日照维修基地、美国PA28射手飞机生产基地等一批航空产业项目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日钢、亚太森博等重点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日照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23.27%。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日照全市65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7.16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全省(7.5%)高4.4个百分点,居17市第一位。

在做强工业的同时,日照把旅游作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支撑,提出了旅游富市的战略。

日照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27条举措、35项重点任务,排出109个重点旅游项目;在全省率先成立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推动旅游工作由部门单打独斗、“小马拉大车”向党委、政府全方位推进转变;坚定推行国有景区“三权分离”改革;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各类资本追逐日照旅游项目的热情高涨:去年以来,全市共开工建设旅游项目101个,其中投资100亿元的东方太阳城项目被列入全省十大文化旅游项目,投资2亿元的城市客厅万平口景区提升项目投入运营,投资1.2亿元的大型视觉盛宴“日出东方—海之秀”项目华丽开演,投资7000万元的高端滨海露营目的地——蓝海1号露营公园二期项目开门纳客,投资6.7亿元的海洋文化主题特色度假小镇——东夷小镇等项目全面铺开……

2016年11月,日照人迎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日照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这对加快推进日照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将产生深远影响。

一边是工业强市,一边是旅游富市,“双轮驱动”让日照逐渐驶入了快车道。

开放让小市变大市人才让日照有活力

“日照是个小地方,如果不开放,在中国就是一个偏居一隅的边陲小市;一开放,就会小市变大市”。

面对市域面积狭小、本地资源有限的现实,日照人认为:日照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海、空两港齐备,对外开放条件优越,但日照的外向度与拥有的优势却不相称。这意味着,日照开放发展层次不高、水平较低,不是输在客观条件上,关键在于主观因素上。只有开放才能“放大日照”。

日照把“开放活市”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来抓,这个很多人眼中的“小城”,以“聚山纳川”之姿,站在时代前沿,触摸更为广阔的世界——

从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被列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到中亚合作论坛的成功举行,让世界又一次发现了日照之美;从“突破园区 聚力招引”,打造经济园区这一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到设立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境外开拓市场;从效能革命刮出声威,到千方百计招才引智……

开放活市,为日照砥砺前行的经济构筑了坚实的地基。与此同时,日照把人才兴市上升到战略高度。

截至2015年底,日照市人才资源总量仅为30.92万人,而城市规模差不多的连云港、威海,人才数量均大大超过日照。

日照分析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才匮乏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头号工程实施以来,日照市制定出台了省内领先、比肩江浙的人才引进政策。日照提出,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级人才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科研经费,博士生到日照就业或创业每月发放3000元生活补贴、500元房租(社保)补贴,在日照工作满5年首次购房的,由同级财政一次性给予15万元购房补贴;研究生每月发放2000元生活补贴、400元房租(社保)补贴……

在人才兴市战略指引下,日照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发展之本、转型之要,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先导,以急需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力图最广泛、最大限度地激活人才资源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仅2016年,日照就招引创业人才团队36个、创新团队54个、创新人才460人。

日照,这座规模不大的“滨海小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演绎了拾级而上的精彩。

新闻推荐

全市区县机关工(党)委书记观摩培训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窦亚昆)7月19日至20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在岚山区召开2017年全市区县机关工(党)委书记观摩培训会,学习机关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做法,查找自身不足,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日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日照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