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五千年技艺 年产三千吨蚕茧
9月2日,王世桂在蚕棚内看着蚕宝宝,喜笑颜开。走进位于莒县东莞镇玄武庵村的世桂家庭农场,两百多亩桑田如绿色的地毯绵延铺展,旁边的蚕棚比邻而立,棚内蚕宝宝进食的沙沙声此起彼伏,悦耳动听。
“这些蚕,再眠起来,就是三龄蚕了。”9月2日下午,在蚕棚内,农场主王世桂看着满匾进食的蚕宝宝满脸笑意,“这些蚕是‘三眠蚕’,比以前的‘四眠蚕’能早七八天结茧。”
王世桂今年58岁,以前种植黄烟,从2014年开始种桑养蚕。之所以改行,一是他看重了养蚕能“一年多收”,二是为了“5000多年的老技艺,不能从咱这代断了”。
莒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
据县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从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石纺轮和陶纺轮证明,早在5000多年前,莒地就是原始的蚕茧、丝绸产地。在宋代一度作为贡品,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积极发展养蚕业,在20世纪90年代,全县桑园面积曾高达6万亩。进入新世纪后,由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市场波动、比较效益下降等,桑园面积及产蚕量不断下滑。
“养,就得上规模,一家一户一张蚕,现在不行了。”抱着这样的想法,王世桂加入养蚕业,2014年冬天,他一下子栽下87亩桑田,大刀阔斧干起来。
养蚕先种桑。王世桂摒弃当地蚕农一直种植的湖桑、老792等品种,经过对比实验,最终从七八个品种中选出桂桑优12和农桑14两个品种。“这两个品种蛋白含量高,叶片大,长叶快,再生能力强。”王世桂说,“最重要的是适合机械化收割。”他专门购买了桑叶收割机,每小时收割700米到1400米,效率至少可以顶8个人。“三眠蚕起食叶多”,机械化收割替代人工采桑,让采桑养蚕人“头发不梳一月忙”成为了历史。
好种出好蚕。开始,王世桂和其他蚕农一样,养的都是四眠蚕,即蚕在幼虫期4次停止食桑就眠蜕皮,经过5个龄期才止蔟结茧。2018年,王世佳大胆引进三眠蚕,饲养期从28-30天缩短到19-20天,养蚕从一年饲养三批增加到五批。就这样,在同等条件下,三眠蚕比四眠蚕每斤饲养成本下降20%,并且蚕茧形大均整、茧衣蓬松、净度高。
与此同时,为减少桑叶种植过程中的人工,王世桂拿出20亩实验田铺设了水肥一体化设备,种植一亩桑叶仅浇水施肥这一项,就能省下200元成本。
规模种植,优化品种,降低人工成本……一套组合拳下来,桑园发展走上了快车道,面积一年比一年大,今年增加到200亩。农场每年纯收入20多万元,常年用工10多人,每年为农户增收30多万元,先后被评为日照市现代桑蚕示范园、国家桑蚕产业技术体系桑蚕规模化示范基地。同时,王世桂带动发展了大王坡、后发牛村等200多个规模种养户、桑园面积1680亩。
一个好汉三个帮。王世桂养蚕顺风顺水,不仅仅是因为他敢闯敢干、脚踏实地。
“多亏了镇党委政府给牵线搭桥。”王世桂说,种桑养蚕不久,镇党委就推荐他认识了山东农业大学的崔为正、李法德等教授,“教授们在我这里做实验,我才有机会种养这些好品种。”
除了科技加持,作为传统的种桑养蚕区,世桂家庭农场的发展还得益于莒县养蚕业完整的产业链。
王世桂的蚕茧,都销售给了当地的龙头企业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全县16个乡镇(街)都设立了蚕茧收购站,保护价订单收购蚕茧,并且为蚕农提供蚕种及全程技术服务。“公司的技术员指导蚕农什么时间用药、用什么药,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操作规程。”王世桂说。
据了解,目前,莒县全县发展起桑园3.1万亩,分布在384个自然村,从业农户1.5万户,年产鲜茧300万公斤,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均居山东省第一位。
微风吹拂,在落日的余晖中,碧绿的桑叶格外亮洁,不时随风微微起伏,给人无限希望。
“有龙头企业带动,有专家教授指导,5000年的老技艺,在咱这代进入机械化时代了。”王世佳自豪地说。
新闻推荐
“寻找1989年出生,1992年在湖南岳阳洞庭湖渡口厕所外丢失的女儿赵琪,臀部有小疤痕,穿的背心上有妈妈绣的凤尾花。”5月27日,...
莒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