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任性”拔节 莒县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彰显教育温度
本报通讯员 孙安福
课后服务应该是怎样的?
是声情并茂的朗诵还是神情专注的思考?
是面红耳赤的辩论还是趣味无穷的探讨?
是婉转悦耳的歌声还是浓墨重彩的挥毫?
是运动场上的激烈角逐还是多媒体教室的激扬乐章?
告诉你,在莒县这还都不够!
在这里,树叶会说话、顽石变朋友、枯草变玩偶、泥巴善传神、悦耳的音符从指尖流出、琅琅的书声在校园回旋、生动的卡通在纸上欢呼、多彩的生活在笔下铺展、瑰丽的想象在手中雕刻、斑斓的梦想点亮了孩子们的纯真的笑脸———
在这里,一切“任性”,变得如此美好。
今年,自市委、市政府将课后服务列入2020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以来,莒县按照“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原则,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后教育规律,挖掘学校潜力,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起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基于兴趣与爱好的教育服务活动,包括组织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学科拓展以及观看儿童适宜的影片、娱乐游戏、社团活动等,达到丰富学生阅历、锻造学生个性、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在这个阶段学校还组织教师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免费辅导,有的与校外活动场所联合组织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或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全县课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深得社会各界认可。
各学校纷纷各显神通,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本土教育资源实际,研发出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手工类以及综合实践类等林林总总、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如:经典阅读、舞龙舞狮、架子鼓艺术、罗汉地功拳、彩绘葫芦、十字绣、中国结、周姑戏、故事会、蛋壳雕、树叶雕、农民画、粮食画、机器人、京剧、豫剧、二胡、古筝、声乐、辩论、篮球、足球以及各类拓展游戏,各具特色、意趣无穷,真正实现了“一校一品”,让“美好”落到了实处。目前莒县183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7400名教师、近百名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志愿者参与服务,受益学生达11.5万名。
为加强课后服务保障,学校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对师生进行常规性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各学校将上学日放学后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按照课时数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范围。莒县教体局对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将其纳入学校考评体系。
丰富多彩的辅导形式、有声有色的活动主题,让学校课后服务日渐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和喜爱,成为学生发展爱好特长的重要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引擎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选题。有学生调侃着写出了肺腑之言:
或直爽:“课后如果没有一段让我想起来血脉贲张的经历,那就不叫服务!”
或柔情:“我爱这课后时光,心手相牵,志同道合,学海无涯,依然亲情守候。”
有家长也跟着“任性”告白:“孩子放学后哪儿也不去,就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
“短暂的时光,丰盈的服务,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存在感!”更有教师打趣中流露自豪和满足。
莒县的课后服务就是这样衡量着教育的使命与担当,彰显着教育的情怀与温度——— 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让生命“任性”地拔节……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王霞通讯员田光夫报道12月17日,走进莒县浮来山街道西葫芦温室大棚,村民们正在采摘西葫芦,棚内一派丰收景...
莒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