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谱,心有谱 评《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之《日照家谱选录》

黄海晨报 2020-11-06 10:33 大字

山来东

欣闻日照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市人文与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编纂出版一套《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由日照市政协原主席李守民主编,共十八卷,770多万字,收集了本市大量珍贵详实的人文自然遗产方面的资料,可谓一部日照“百科全书”。可惜我一直无缘拜读,深以为憾。

近日有幸读到其中一卷《日照家谱选录》,据该书绪论记载:“至2014年,全市姓氏达870个。其中,万人以上的姓氏56个,千人以上的姓氏183个……人口数量排前10位的姓氏依次是:王、张、李、刘、陈、孙、赵、徐、杨、于。”这句话基本概括了日照姓氏的大致状况。该卷选录了日照市68部资料编修比较规范,结构比较完整,内容比较详实的家谱。不仅有丁、牟、秦、安、李、张等海曲大族,还包括莒县的管氏、石氏、来氏、庞氏、城阳孙氏、大店庄氏、课庄朱氏等,五莲的臧氏、徐氏、贾氏、范氏、王氏等许多名门望族。收录的这些家谱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基本反映了本地姓氏的历史由来、繁衍分布等状况。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记录和传承的工具,还是地方志的有力补充。

选录的每部家谱(或称族谱、家乘),收录的内容都是家谱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的谱头。主要有本族概述,历修谱序,族规家训,字辈排序,还有谱例、各种考证、说明等,可谓林林总总,洋洋大观。下面分类详细介绍:

第一,本族概述。主要讲述了该姓氏何年何月由何始祖迁来本地;何年何月开始初修家谱;何年何月续修家谱,续修几次,成书几卷;各分支来龙去脉以及族人现今分居村落等。读完本节就能大致了解本姓氏的状况。

第二,详细罗列初修及历次续修族谱的谱序。这部分内容可算本书的精华,其中包括每个姓氏的起源,族人的历史、迁徙、繁衍、分布,特别是家谱的意义,几乎每个谱序都有提及。如初修《葛湖朱氏族谱》载:“睦族之方,必先修谱,谱修而知本,知本而爱亲。”从中可以看出族谱在族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每次续修家谱的艰辛,在谱序中也屡有提及。或因人口众多,工程浩繁;或因旷日持久,耗费巨大;或因年移时驰,资料缺失……在此不再一一枚举。

第三,族规家训。大多内容是爱国爱家,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夫妻和睦,严教子女,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俭持家,助人为乐,戒赌慎讼等。有的不厌其烦,一一罗列,有的编成歌决,朗朗上口。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每个家族历经千百年总结出的处事做人的智慧,以及对子孙后代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盼。《日照家谱选录》把如此众多的族规家训汇集在一起。不但对本族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意义重大,同时也让读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

第四,字辈排序。都是或四字,或五字,或七字组成的诗句。有的隐有家族的历史,如《日照任氏老二支董旺庄家谱》:“明祖安东卫,重恩保中华。”有的字辈是对后世品行的希冀,如《海曲太平张氏族谱》:“孝乃为本,敬以作则。中和在志,信义存思。”这些字辈每一个字都经过精挑细选,然后组成诗句。其中无不蕴含着祖先对族人善意的规劝和对后世子孙的殷切期望。

第五,谱例,祭文,以及各种考证、说明等。谱例又称凡例,主要阐明族谱纂修原则和体例以及类目安排的理由。谱例在选录的许多族谱中也时常出现,这说明族谱的编修格式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约定俗成规定的。不过最近几年所修族谱普遍不再延用过去“生不入谱”“女不入谱”的旧规,不论男女老幼,去世在世,儿子女儿都可入谱。这也算与时俱进吧。而祭文,以及各种考证说明,根据不同姓氏的情况,在各自家谱中偶有提及,在此不一一赘述了。

从选录的各姓家谱看,日照各姓始祖主要有三种来源:其中大部分姓氏来源是明初移民,移民由两条主要路径而来,一条路径从山西洪洞,也就是传说的大槐树底迁至日照,因为途经河北省枣强县,所以有的家谱直接记载从枣强迁至日照。小时候听大人讲,从山西搬迁而来的居民有个标志:小脚趾甲有分叉。据说这是当年官兵担心移民流恋故土,中途逃跑,故意用刀劈开的。本人的小脚趾甲就有分叉,小时每每看到分叉的小趾甲,就会遥想祖先脚趾被刀劈得鲜血直流,痛彻心脾,不免心生悲悯。后来学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才知这纯属无稽之谈,毫无科学根据。因为刀劈这种物理性外伤不可能改变遗传基因。如果山西移民后裔真都有这种特征,只能说明他们有这种遗传基因,并不是因为官兵用刀劈出来的。另一条路径从江苏东海(或称海东)迁来。当然东海也多非移民原居住地,也多从山西或南方地区中转而来。以上两条路径的移民,各占移民的半壁江山,其后裔占了大约日照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少部分姓氏在元末明初以前就居住本地,属土著居民。譬如张、郑、梁、相、申、党、厉、焦等。我老家黄墩的石山子村,据老人传说,该村居民的小脚趾甲是光滑、没有分叉的。还有一种来源是明初为防倭寇,随汤和镇守沿海官兵的后裔。他们祖先扎根本地,繁衍生息,成为本地居民一支重要的组成部分。

明王朝组织大规模移民,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元末明初,经过几十年的战乱、饥荒、瘟疫,山东人口急剧减少,境内“雉栖宇粱,狐鸣村落,千里蓬蒿,哀鸿遍野。”为了维护统治,移民屯田。从洪武二年开始,到永乐十五年,历时五十年时间,先后组织了二十余次大规模移民。日照大多数姓氏就是那时移民过来的。其二,为了防止大族聚集谋反,强赶富户,同时还田于民。总之,明初的移民对发展经济,加强明王朝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于2012年曾参与续修《日照山氏族谱》,据日照山氏族谱南王家村支谱记载:“明景泰年间,因避红君播疫,由东海迁来日照县架(甲)子山后官庄。红君者,红头苍蝇也,咬人即死,故迁。”还有本书所述:莒县庞氏明朝嘉靖年间,由海东十八村迁徙至莒;五莲贾氏于明朝嘉靖初年,从江苏东海迁居五莲等等。景泰年间(1450-1457)与嘉靖年间(1522-1566),这两个年代都远晚于明初大移民,此时明初的移民们都早已落叶生根,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了,为什么还要移民?我曾到江苏东海诸地寻祖,一无所获。后来查历史记载才知,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在土木堡被俘,其弟朱祁钰即位,年号景泰(1450 -1457)。土木堡之变后,为粉碎瓦剌对京师顺天的进攻,兵部尚书于谦调集沿海的备倭兵,致使沿海兵力空虚,倭寇猖獗,朝廷禁海政策更加严格,沿海居民内撤,对倭寇实施坚壁清野。明王朝统治期间,倭寇曾长期威胁东南沿海一带,所以景泰年间及其以后的移民都应该是为了防倭寇,朝廷强制移民的。

《日照家谱选录》中不少家谱中都记载有“红头苍蝇”“红君(军)”“红军赶散”“红蝇赶散”。譬如,三槐堂王氏族谱记载:“为避红军之乱从东海当路村乘船北上……”;莒县宋氏族谱记载:“吾祖从南京八里庄,被红军赶散。”红头苍蝇这种生物到底有没有?为什么史学家们都“忽略”了。这只能说明红头苍蝇只是一种隐晦的说法,确切地说,“红头苍蝇”就是指明朝的官兵。因为不管明军早先的红巾裹头,还是后来官兵头盔上的红缨,都像红头苍蝇。如果是瘟疫或其他东西,完全没必要有隐晦的说法。移民的先祖们都是颠沛流离,生计艰难。至明末清初才逐渐得以休养生息,有暇追思先祖生存之不易,也意识到家谱的重要性。这时才着手编篡家谱。大多数家族始修家谱都在明末或清初。明王朝当权时,隐晦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到了清初,虽然没必要隐晦,但由于历代祖先口口相传,以讹传讹,或为了减少麻烦,直接借鉴其他家族修谱时的说法,红头苍蝇的称谓已成为惯例,或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就一直沿用下来。而在以后续修家谱时,很多姓氏逐渐纠正过来。

读《日照家谱选录》还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大部分姓氏的始祖都是明初第一代移民,也就是始迁祖。难道这些始祖没有父祖吗?是记不清?还是不需记清?抑或是不能记清?如果是记不清,除非他们父祖们没有名字。如果不需记清,那就是迁入新地方的第一个人,约定俗成,都是始祖。如果是不能记清,只能说明明王朝为了巩固统治,防止家族实力过于庞大。也曾发生过一次“破四旧”的运动。大家无需论亲疏、远近,第一个移民就是始祖,就是一粒种子,人种,也是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一粒种子,经过五六百年的繁衍,子孙多达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遍及全日照、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令人不得不叹服这粒种子的能量。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其义一也。《中华姓氏通谱总序》这样记述:“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入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最大的心愿。人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认同感。”毛泽东说:“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家谱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令人痛心的是,近代因兵燹、因水淹、因遗失和其他人为的原因,致使许多家谱消失殆尽,为续修家谱造成巨大困难,这就是《日照家谱选录》中,许多姓氏谱序中提到资料不全、几代人失讳的原因。

《日照山氏家谱》出谱后,族老山长席抱着家谱激动地说:“我们山家终于有谱了,庄户人过日子没谱怎么行?”我这才明白原来“有谱”“没谱”是这个意思。如此说来,《日照家谱选录》编篡成书,从此以后我们日照人过日子也就有谱了。所以感谢《日照人文与自然遗产丛书》编委会的全体成员,感谢主编李守民先生。是他们心血和汗水的付出,才让大家手中有谱,心里有谱。

(作者简介:山来东,已在《当代小说》《时代文学》《清明》等杂志发表中篇小说多部,其中《妈祖》获首届日照文艺奖,《逃离纳离德卡》获首届岚山文艺奖。长篇小说《彼岸》获日照文艺奖、岚山文艺奖。日照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文学院十三、二十一届高研班学员。)

新闻推荐

莒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全媒体记者王霞通讯员安珺戚业菲报道本报讯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求,按时完成农村不...

莒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